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3《蜡烛》校本作业 (新版)新人教版

PAGE PAGE 5 3.蜡 烛 一、积累运用。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偷袭( ) 拂晓( )( ) 瓦砾( )( ) 地窖( ) 鞠躬( )( ) 颤巍( )( )巍   匍匐( )( ) 揣( )在怀里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 闪耀 淹没 闪烁 B.耸立 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 闪耀 埋没 闪烁 D.矗立 闪烁 淹没 闪耀 二、课内阅读。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 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2. 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3.课文语言准确精当,刻画人物生动形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三、课外拓展。 圣诞夜休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它发生在1944年圣诞夜。   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德国亚尔丁森林区有间小木屋,住着一户人家,娘儿俩是为了逃避盟军轰炸才躲到这儿来的。   这时,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母亲慌忙吹熄蜡烛,打开了门。门外站着头戴钢盔的士兵,身后还有一个人躺在地上,血染红了雪。其中一人操着听不懂的语言,母亲马上知道他们是美国兵——德国的敌人。   美国兵不懂德语,母子俩又不懂英语,幸好双方都能讲几句法语,母亲瞧着那伤得很重的美国兵终于动了恻隐之心。   两个美国兵一个叫杰姆,另一个叫洛宾,伤兵叫哈瑞。他们与自己的部队(第一军)失散了,在森林里乱闯了3天,饥寒交迫,走投无路。   母亲吩咐儿子:“去把赫尔曼捉来,还要6个马铃薯。”赫尔曼指的是那惟一留着的公鸡,本来打算等被征去当民防消防员的父亲回家过节时一同享用的。   正在布置餐桌时,又有人敲门,这次,门外站着4个德国兵。   儿子吓得浑身不能动弹,因为窝藏敌军是要作为叛国罪论处的。母亲虽然也害怕,可还是镇静地迎上去,说:“圣诞快乐!”   “我们找不到部队。能在这里休息一下吗?”带队的下士问。   “当然,”母亲说,“还可以吃一顿热饭。可是这儿还有三位客人,你们也许不会把他们当作朋友。我们要过圣诞夜,不准在这里开枪。”   “是美国兵吗?”   “听着,”母亲严肃地说着,“你们,还有里面的几个,都可以做我的儿子。今夜,让我们忘掉这回事吧。”   4个德国兵一时呆住了。母亲拍了几下手:“话已经说够了,请进,把枪支放在屋角的柴堆上,该吃晚餐了!”   德国兵恍恍惚惚,听话地放下了全部武装,美国兵也照样做了。   德国兵和美国兵紧张地挤在小屋里,表情十分尴尬。母亲神态自若:“这下,赫尔曼可能不够分配了,快去再拿些马铃薯和燕麦来,孩子们都饿坏了。”   当儿子从储藏室回到屋里,发现一个德国兵正在检查哈瑞的伤口,不共戴天的仇人仿佛成了一家人。这种奇特的休战持续到第二天早上。母子俩用两根竹竿和仅有的台布制成一副担架,让哈瑞躺上去,随后把客人们送出门外。德国下士指着地图指点美国兵怎样走到自己的防线去。然后,互相握手道别。母亲激动地说:“孩子们,但愿有一天你们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上帝保佑你们!”   德国兵和美国兵朝相反的方向走去,消失在白茫茫的森林里。 1.请试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恻隐: (2)尴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