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VIP

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PAGE PAGE 4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备课组中心发言纪要】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本文则是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通过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本文选材精当,语言优美流畅,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二、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思路 2、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思路 (三)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法)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力求全面。本文的重点是控诉法西斯的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教学本文要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的描写想象被残杀者生前的形象,从而体会法西斯的残酷。 另外,要把前文的引文与正文联系起来。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特别是“沉重”与“美丽”是两个主题词,看课文怎样写出“沉重”,怎样写出“美丽”,就容易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了。 【基础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思路 2、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新课讲解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大家都有着幸福的童年。可是,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制造了多起屠杀事件,凶残地杀害了难以计数的无辜人民和儿童。这篇文章写于作者参观南斯拉夫的一个悼念活动。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如何交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走近作者: 聂华苓,美国华裔作家。1925年生,湖北武汉人。著有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散文集《梦谷集》等。 三、追溯背景: 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悼念活动。47年前,纳粹在这座小镇大肆屠杀,一天之间,杀死7000多人,其中包括300个孩子。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举行悼念活动。 四、掌握课后生字词: 肃穆: (sù mù),汉语词语。是形容气氛庄重的词语。 荒谬: ( huāng miù)荒唐,错得离谱,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健忘:(jiàn wàng)记忆力差,易忘事。 屹立:(yì lì)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呵护:(hē hù)指对某人、某物很在意,要去爱护她、保护她。引申:对亲人呵护、对朋友呵护、对你所爱的一切的呵护。多用于较强的一方对较弱的一方照顾用语。 憧憬:(chōng jǐng)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五、整体感知: 1、正文四个部分记述了纪念活动的哪四个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各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难忘历史的痕迹 2、把每一部分里作者的所见所闻整理出来,并抓住关键词语,说说感受。 行程 所见所闻 所感 来到纪念地 听莫马讲述当年大屠杀的惨状;巨大V型石雕;与仅有两位生还者握手。 同情人民、控诉法西斯。 看纪念演出 听迪桑卡的诗。 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警示世间永远不要再有战争。 参加座谈会 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 宽容、理解西德作家,鄙视日本人;世界和平潜伏着新危机 参加纪念馆 看被残杀人民留下的只字片言。 整个民族的英勇;视死如归;战争的残酷血腥;对生活的留恋。 六、探究主题: 萨特的一段话里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为什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 明确: (1)沉重:1941年10月21日发生在南斯拉夫小城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血腥屠杀。这一天,纳粹疯狂地夺去了7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包括300个孩子 (2)美丽:“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 美丽的记忆: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七、总结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在参加一次悼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强烈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ok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