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培训课件.ppt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实践 (1) 新问题 遇到 产生 新要求 推动 新探索和研究 (2) 实践的发展 提供 认识工具 认识的发展 促进 (3) 锻炼 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 提高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哪些名言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 黄鼠狼是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大生物系的教师,用20年,调查研究,解剖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吃鸡。 还做了实验:第一天,放鸡、带鱼,只吃带鱼。 第二天,鸡、鸽子和老鼠,吃老鼠。 第五天,活鸡,才拿鸡充饥。 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通过长期实验,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 结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2)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3)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什么?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哪些名言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人们认识宇宙规律的目的何在?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和归宿。 (2)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却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行——知——行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学以致用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哪些名言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 目的、归宿 动力 检验标准 含义 基本形式 特点 知识梳理 *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认识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重点掌握 *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课堂演练 *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技术在实验室不如在实践中发展快 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发展科学有功的主要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群众 * . . . . . . . . . . . . . .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栗秀娟 *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如何? 自主探究:明确学习目标 * 探究:唐代著名画家戴嵩善画牛,有幅斗牛图画得非常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问何故。曰:“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角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哲学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的认识不能离开实践,戴嵩虽然是一位画坛高手,但他对牛的习性的了解还不如一个牧童,因为它没有深入观察牛的习性的实践。 *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