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明朝内阁发展沿革
内阁的设立
太祖废相——内阁的前身
成祖设内阁——内阁的产生
宰相被杀
当太祖开国之初,胡庸自狡自肆,竟坐叛逆诛死。
《明史》卷三百零八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宰相乱政
“生杀黜陟, 或不奏径行 , 内外诸司上 封事必先取 阅 , 害己者 , 辄 匿不 以闻。四方 噪进 之徒及 功臣式夫失职者 , 争走其门, 馈遗金帛、 名马 、 玩好不可 胜数 。
元朝宰相权力过大
丞相
管理全国行政
位高权重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皇帝
朝政繁忙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 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明太祖采取了一个补救的措施,那你认为明太祖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太祖初设殿阁
随即朱 元璋 仿 照宋朝制度建立 了文渊阁,诸大学 士 ,备 顾问, 却又无与机要 ,这些人都在内廷, 称为内 阁学士或 内阁大学 士,官职只有五 品, 在朝地位不高 ,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 一切决策决定权仍在皇帝手中。由于这些学士辅政有限 , 朱元璋很快又否定了这种形式 , 直至 太祖终朝 。
成祖初设内阁
权力、品级提升,
“成祖即位,特简解缙、黄淮入直文渊阁,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胡俨同入直,预机务,谓之内阁。内阁之名及参预机务自此始。”
——《明会典》卷 29《职官一》
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明史》卷72职官一
宣宗之后的内阁
嘉靖 时期, 内阁制度又有 了一个重大 的发展 , 首辅制度的形成 ,这几乎象征着内阁制度的顶 峰。原来的内阁只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 内阁的成员不仅较之 以前大 幅 度提高, 还设立了内阁首辅以总其成 , 并且在朝位座次上 ,明朝的内阁首辅如: 张居正。
明宣宗:取得票拟权,以后内阁地位日益提高
票拟:明宣宗时,开始将部分奏章交到内阁,由阁臣替皇帝拟出处理意见,用小票墨笔书写,贴在各个奏章上面,称为“票拟”。
批红:将内阁拟出的意见呈给皇帝审定,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交付施行,称为“批红”。
首先是其行使票拟权的强大影响力。张居正身为内阁大学士,没有法定权力颁布法令,其欲行变革的时候往往通过私人信件 ——《张居正书牍》。 授意亲信向皇帝提出建议。
——《明宪宗实录》卷44
论思、典命令(撰拟制敕)、劝勉圣学(知经筵,预皇帝讲读)、预闻庶政。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尸而免之。其弟都指挥居易,子编修嗣修,俱发戍烟瘴地。”
——《明史》卷 213《张居正传》
时期
名称
职权
特点
明太祖时期
设立殿阁大学士
设立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
明宣宗以后
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时期
内阁制的创立
材料: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思考: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
其任重矣”,
③
入阁办事者, 职在批答,犹开
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 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④
《新唐书》卷 46《百官志》。
④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古籍出版社 1955 年版。
明朝内阁的特点:(p17页)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阁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