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太和医院康复中心 王俊华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以疼痛为主的一系列肌肉功能失调的综合症,也称肌筋膜痛、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或肌筋膜炎。 上医院的人当中感冒患者最多,肌筋膜疼痛居第二位。人群聚集的地方可能没有感冒患者,但诉说为疼痛所苦的人则比比皆是,断言有疼痛症状的人大部分属于肌筋膜疼痛,并不为过。 在患有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患身上,我们往往能检查到诸多的激痛点以及相应的牵涉痛区域和自主神经现象。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的术语辨析 广义:包括了任何软组织源的、与肌肉压痛有关的区域 性疼痛。 狭义:特指由激痛点(Trigger Point,TrP)引起的疼痛。推荐在狭义上使用该术语, 或者干脆使用“肌筋膜TrP”表示由TrP引起的肌筋膜痛综合征。 目前研究认为:肌筋膜疼痛实际上的病变部位不在肌筋膜,而 是在骨骼肌的运动终板部位,长期的肌筋膜痛会导致脊髓水平的易化改变,急性疼痛转变为慢性疼痛。 肌筋膜TrP或肌筋膜痛综合征(MPS) 4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激痛点 可以把许多临床现有的、以疼痛为主体、较为混淆病症和综合症归类到肌筋膜疼痛综合症或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理念中去 从骨科疼痛综合征和神经痛范围来看,颈椎病、耳大神经痛或枕大神经痛、胸廓出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等绝大数是因为肌肉和关节周围肌的疼痛扳机点形成所致 5 激痛点形成的原因 产生激痛点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 骨骼肌肉系 统或椎间盘的创伤 炎症:胆囊炎,阑尾炎,胃炎 心肌缺血 缺乏运动或运动过量,姿势不良 疲劳,睡眠不良,情绪不佳 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综合征 营养不良 局部受凉:吹空调 肥胖 吸烟 激痛点的分类及关系 1. 1、根据激痛点的部位,当然可将激痛点分为肌筋膜激痛点、皮肤性激痛点、骨膜激痛点、韧带激痛点等; 2、根据其是否引起疼痛症状,可分为活动性激痛点与潜伏性激痛点; 3、根据其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激痛点可分为主激痛点(Key Trigger Point)与附属激痛点(又叫卫星激痛点,Satellite Trigger Point),继发性激痛点与原发性激痛点等。 潜伏性激痛点和活动性激痛点 潜伏性激痛点与活动性激痛点的区别 1.活动性的激痛点始终有痛感。 2.潜伏性的激痛点的痛感是不活动的,只有触摸它时,才有痛感。 3.活动性的激痛点多半在浅层的肌肉,是一些主要的功能肌。 4.潜伏性的激痛点多半在深层的肌肉,是一些主要的稳定肌。 只有潜伏的激痛点在受到压迫的时候,患者才能感受到来自于潜伏激痛点的疼痛。当激痛点的激活度增加时,才会出现自发性的引传痛(牵涉痛),这个时候就被认为是活动性的激痛点了。 部分肌筋膜激痛点 激痛点的常见人群 一是老年人,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增加了慢性肌痛和关节疼痛的几率,多发部位在颈肩腰臀腿,严重影响他们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二是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软组织的反复损伤,好发部位决定于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常影响他们的运动成绩,造成过早退役或退休; 三是公务员和电脑操作人员,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提肩胛肌和斜角肌的过劳,造成颈部和手臂无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其中任何一种人都可以发病,这取决于个体所保持的工作和生活姿势,以及个体的免疫和营养状态。 14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症状 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 局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 诱因:长时间不活动或活动过度,可因劳累或季候变化而发作 体征 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及此点引起疼痛和放射 15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可发生于创伤、劳累、寒冷,潮湿、过度或肌肉长时间维持在收缩状态之后 体内有白色纤维组织,如筋膜、肌膜、韧带、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组织等发生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硬膜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形成的原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作用于鞘膜外神经末梢,结合椎管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 软组织外科学认为 引起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 因慢性劳损而使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 16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7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局部疼痛、发凉、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疼痛常于清晨发作,活动、热敷后减轻或消失 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 触及此点引起放射性疼痛 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辅助检查: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 或稍高 临床表现 诱因 查体发现 诊断性试验 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诊断意义 18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诊断要点 疼痛起源于肌肉或相关筋膜 有明显的激痛点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