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白酒行业研究
我国白酒行业经历五个发展阶段,起起落落
1949-1978
1979-1996
1997-2004
2005-2012
2013至今
起步阶段:
国家对白酒产业重视程度提高;茅台试点、汾酒试点、周口试点等项目逐步开展;产量从1949年的10.8万千升增加到1978年的143.78万千升,增长约15倍。
发展阶段:
经济体制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为酿酒奠定了原料基础。1996年,白酒产量达到801.3万千升,约为建国初期的80倍。
调整发展阶段:
国家制定了以调控总量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和新的税收政策。同时受到亚洲
金融危机和通货紧缩等因素的影响,2004 年,白酒行业产量下降到303 万千升,比1996 年下降了62%。
快速增长阶段: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酒企改善落后的生产水平和管理机制,深化调整结构,行业逐步走出低谷。中高端白酒量价齐升。2012年白酒产量1153.16万千升,比2004年增长380.58%。
调整阶段:
国家政策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厉行节约,限制了高端白酒消费需求,超高端、高端白酒销售下挫,行业增长放缓。2013 、2014、2015年同比增加6.33%、2.52%、4.33%。
白酒行业发展随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较大。2016年上半年至今,有很强的恢复迹象。
十年间,白酒企业分布集中度整体呈高企的态势
2006 年至 2015年,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其白酒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分别为 77.07%、 77.41%、 77.79%、 79.47%、 82.14%、 82.51%、 82.38%、 82.11%、 81.37%、81.40%,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白酒生产的区域集中度越来越高
产量最高的省份在过去十年中占全国总产量比例分别为 20.20%、17.45%、19.63%、22.06%、25.80%、30.17%、25.60%、27.43%、27.84%、28.25%,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征
十年间国内白酒产量前十大省份相对稳定
年度
前十名省份
2006
山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辽宁、湖北、内蒙古、吉林、贵州
2007
四川、山东、河南、辽宁、内蒙古、江苏、安徽、湖北、河北、吉林
2008
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江苏、安徽、内蒙古、河北、贵州
2009
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吉林、内蒙古、江苏、安徽、河北
2010
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江苏、安徽、吉林、湖北、内蒙古、河北
2011
四川、河南、山东、辽宁、江苏、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北、湖北
2012
四川、山东、河南、江苏、辽宁、湖北、内蒙古、吉林、安徽、黑龙江
2013
四川、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安徽
2014
四川、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安徽
2015
四川、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辽宁
十年来,国内白酒大省基本稳定。贵州、河北近三年落于十名开外,黑龙江后来居上。反映白酒行业对产地原材料、政策和文化积淀要求较高,历史上白酒业不发达的区域很难在短时间成为国内白酒的重要力量
2015年全国白酒生产量前十省份一览
排名
省份
产量(万千升)
占比
代表酒企
1
四川
370.9
28.25%
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
2
山东
113.13
8.62%
泰山特曲、扳倒井、孔府家、景芝、兰陵、趵突泉
3
河南
110.49
8.42%
宋河、宝丰、杜康、四五、张弓、赊店、仰韶
4
江苏
99.13
7.55%
洋河酒、双沟酒、汤沟酒、今世缘、高沟酒
5
湖北
87.96
6.70%
枝江、稻花香、白云边、黄鹤楼(被古井收购)
6
内蒙古
69
5.26%
河套王酒、宁城老窖
7
吉林
67.71
5.16%
榆钱树、洮南香、洮儿河、龙泉春、大泉源
8
黑龙江
57.44
4.38%
北大仓
9
安徽
46.45
3.54%
古井贡、金种子、口子窖、迎驾、高炉家、皖酒王、文王
10
辽宁
46.36
3.53%
道光廿五、老龙口、朝阳凌塔、凤城老窖
白酒种类——目前得到公认的有12种香型,浓香型占据70%以上
香型
特征
说明
代表
酱香型
香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幽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倒入杯中过夜香气久留不散,且空杯比实杯还香
酱香型白酒是由酱香酒、窖底香酒和醇甜酒等勾兑而成的。所谓酱香是指酒品具有类似酱食品的香气,酱香型酒香气的组成成分极为复杂,至今未有定论,但普遍认为酱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与低沸点的醇类组成的复合香气
贵州茅台、四川郎酒
浓香型
芳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入口甜,落口绵,尾劲余长
构成浓香型酒典型风格的主体是乙酸乙酯,这种成分含香量较高且香气突出。浓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