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 录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NSAIDs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辅助用药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最常见,并可能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治疗期 预防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预防性给予缓泻剂:适量番泻叶、麻仁丸或便乃通等 治疗 评估便秘原因及程度 根据便秘程度选择缓泻药 重度便秘强泻药:硫酸镁;比沙可啶;乳果糖 必要时灌肠 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 便 秘 原因 发生率30% 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兴奋呕吐中枢所致 一般在用药后3-7天可以逐渐减轻和耐受 鉴别 其他便秘、脑转移、化疗、放疗、高钙血症等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 预防 初用阿片第1周内,同时预防性使用胃复安 治疗 轻度:选用胃复安、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重度:按时用止吐药,必要时用HT3受体拮抗剂 持续1周:减少阿片药物用量,换药,或改给药途径 恶心、呕吐 嗜睡及过度镇静 原因 长期的疼痛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若症状持续加重,警惕药物过量 鉴别 镇静剂、高钙血症等所致嗜睡及过度镇静 预防 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治疗 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其他止痛药,或改变用药途径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咖啡因100-200mg口服 Q6h 尿潴留 发生率低于5% 风险因素 镇静剂、腰麻、前列腺增生症等 预防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定时排尿(如4小时排尿一次) 治疗 诱导自行排尿:流水诱导、会阴部冲灌热水、膀胱区轻按摩 一次性导尿:后嘱定时排尿 瘙 痒 预防 皮肤清洁,避免不良刺激,透气松软内衣 治疗 轻度:皮肤护理,不需要全身用药 严重:局部用药(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 全身用药: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托普帕敏;异丙嗪 眩 晕 预防 初次用阿片类药剂量不宜过高 治疗 轻度:数日后可能自行缓解 中重重:酌情减阿片类药剂量;抗组胺,抗胆碱能或催眠镇静药(苯海拉明或美克洛嗪)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危险因素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 鉴别 高钙血症,精神类药物 治疗 避免使用哌替啶 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 氟哌啶醇 呼吸抑制 危险因素 用药过量,肾功不全 临床表现 R8次/分、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紫绀、针尖样瞳孔、嗜睡状至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严重时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死亡 呼吸抑制 解救治疗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呼吸复苏 使用阿片拮抗剂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 应注意阿片控缓片体内持续释放问题 阿片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 具有精神作用、依赖作用、引发自杀企图或行为的药物在非医疗情况下的使用 DAWN系统调查显示: 合理医疗用药不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 关于阿片类药的“成瘾性” 耐药性 定义:反复使用药物后,药效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此时,需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治疗效果 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 躯体依赖 躯体依赖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突然停用阿片药后出现的一系列戒断症状 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来避免戒断症状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医生有效地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成 瘾(心理依赖) 其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对心理依赖(成瘾)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护人员未合理使用阿片药物的重要原因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用阿片药,成瘾者极其罕见 WHO 1996,luturrist 1989 循证医学的证据 19922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只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 ---Porter J, Jick H,1980 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只有7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29%. ---Friedman DP, 1990 为什么癌症患者按三阶梯 原则治疗不易成瘾 循证医学的实证 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的强烈要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口服控缓释片剂或其他无创性给药可避免瞬间血液浓度高峰的形成 适时的剂量调整和严格的医学监护 阿片类药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