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域与民族视域下地元代女性诗人群体
地域与民族视域下的元代女性诗人群体-汉语言文学
地域与民族视域下的元代女性诗人群体
谢 玥
摘 要:元代女性诗坛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从地域分布看,南方人数多于北方,且尤以浙江为重。这既与南北地域文化有关,也和金、宋两朝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民族分布看,汉族占据主导,少数民族女性诗人虽能占据一席之地,却远不及男性成就显著。从地域与民族入手可对元代女性诗人群体有一更宏观的认识与更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元代文学 女性诗人 地域 民族
近代文学史家梁乙真在其《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中对元代的女性诗歌有较高的评价。在他的论述中,每个文学分期的妇女文学都有一个 关键词 ,先秦是“渊源”,汉代是“兴盛”,魏晋六朝为“平民文学勃兴”,唐代是“转变”,五代宋辽是“中衰”,清代为“极盛”,而元明则为“复兴”。虽然他对一些朝代女性文学价值的评判还有待商榷,但是元代女性诗坛能担当得起“复兴”二字,并非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是源于优秀诗人的涌现,“妇女文学至元明又呈复兴之象。就中若郑允端之幽秀典丽,孙蕙兰之清新淹雅,管氏姊妹之飘逸,薛氏儿女之清脆,凡此诸人皆元代作诗之能手也。”[1]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元代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基础上,元代女性诗人群体在地域与民族的分布上都呈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就现在的研究而言,以地域与民族为切入点研究元代女性诗人群体的情况较为少见,毕竟有关元代女性诗人群体研究的直接资料不够充分。就元诗而言,《全元诗》是历代诗歌总集中成书相对较晚的一部。直到2013年5月,由杨镰先生主编的《全元诗》才正式问世,为研究元代诗歌提供了便利。就女性诗人的研究而言,资料也并不丰腴。如古代《名媛诗归》《玉镜阳秋》《宫闺氏籍艺文考略》等著作,虽有不少考证、评论女性诗人的内容,但与系统的女性文学研究著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1916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谢无量编写的《中国妇女文学史》,算得上是现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后又陆续出现了王蕴章的《然脂余韵》、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等书目,纵向上连贯了古代的女性文学,填补了女性文学研究的空白。再进一步,具体到元代女诗人的研究,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样很少。南京师范大学程丽的硕士学位论文《元代女性文学研究》以女性文人群体为对象进行研究,考证了元代女作家的生平和作品总量,并以女作家的身份为切入点论述了元代女性文学的内容情蕴,对研究元代女性文学有一定的辅益。但《元代女性文学研究》一文针对的对象是整个元代女性文人群体,在其整理的女性文人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曲家、词人,她们与女诗人在身份上、地域分布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将其等量齐观并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元代女性诗人群体的特点。再加上独木难成林,针对元代女性诗人这一特定群体的研究仍旧存在较大的空间。
相较于井喷式出现的清代女性诗人,元代女诗人在数量上和存诗上都存在很大差距。在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中,提及的著有诗集的元代女性诗人仅十六人。在这十六人中除郑允端与孙淑外,诗集全部亡佚。元代女性诗人中存诗最多的正是郑允端,她的《肃雝集》收录诗歌一百五十首。其次便是孙淑,存诗十八首。顾嗣立的《元诗选》共辑录元代女性诗人42人,除郑允端、孙淑、管道升等少数几个诗人存诗相对较多之外,大部分女诗人的存诗仅有个位数,甚至半数多的人仅有一首诗歌传世。这一方面是因为元代历史相对短暂,动荡岁月较多,得以涌现并活跃的女性诗人本就不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后世在文学选择上对元诗的青睐远不及杂剧及散曲,更何况是本就得不到重视的女性诗歌作品。材料的短缺为元代女性诗人群体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凭着这些并不丰腴的材料,结合诗人的地域与民族,我们还是可以窥得一些元代女性诗人独有的特点。
一、女性诗人地域分布特点
元代女性诗人中,生平可考的仅有二十余人。其中浙江籍的诗人有14人,江西籍诗人4人,山西籍诗人2人,河南籍、江苏籍、广东籍、福建籍诗人各一人。在分布上明显呈现出南多北少,且浙江籍诗人占据半壁河山的局面。这样的分布状况一定程度上受到元代整体诗坛格局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元代女性诗坛自身独有的特色。
首先说南多北少的分布格局。文化的倾斜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时已经大致完成。相较于北方的战乱与少数民族内迁,南方水土丰渥,有着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北方人的南迁也使得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据《元代社会生活史》统计,元代“全国五分之四的人口集中在江南的江浙、江西、湖广三省;余下的近五分之一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原地区,陕川、辽东等地人口稀少。”[2]人口聚集的地方自然对应着经济发达的地方。元朝建立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商业城镇。在北方沿着陆路交通干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