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镇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的措施.docVIP

草海镇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的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海镇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的措施

草海镇玉米主要病虫害及防治的措施   摘 要:玉米整个生育期都有病虫害发生,抓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是获得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玉米整个生育期中出现的病虫害田间症状及防治措施的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36   云南省鹤庆县草海镇位于县城北部,海拔2197.2m,年平均气温13.5℃,年降雨量970.6mm,属暖温带气候,玉米是草海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67hm2,占大春播种面积的10.2%,每667m2平均单产550?K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的15.4%,主栽品种有:中单808、路单8号、珍油玉9号、五谷1790等。最近几年,由于部分农户对玉米病虫害防治不够重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年发生面积达586.7 hm2,危害损失率在10%~20%之间。为了确保粮食高产稳产,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现对几种常见的玉米病虫害的田间症状及防治措施作介绍。   1 玉米主要的虫害   1.1 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最重要的虫害,在草海镇发生的一般是1代玉米螟,病株率最高达85.03%,百株虫量达102.1头/百株,年发生面积达246.8hm2,在分类上它属螟蛾科;玉米螟的幼虫在杂草和玉米茎杆、根茬、穗轴中越冬,玉米螟成虫具有趋光性。   1.1.1 危害症状   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当心叶展开时形成排孔,蛀口常堆有大量粪屑;抽穗后蛀入茎秆或穗茎内,在穗期还可咬食玉米花丝、嫩粒或蛀入穗轴中造成籽粒缺损霉烂;被害的茎秆组织遭受破坏易被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减产10%~20%。   1.1.2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或玉米根茬里越冬,在冬春季成虫羽化前采用铡、轧、沤、泥封等方法处理玉米秸杆和穗轴,消灭越冬虫源。   化学防治:药物防治玉米螟虫的最佳时间是在在玉米心叶末期,当花叶率达10%以上时,每667m2用50%巴丹100g兑水50kg喷雾或灌于心叶内。也可用25%增效杀虫双水剂1kg加水5kg再加细砂土25kg配制成颗剂,每667m210kg施于心叶防治。穗期发生时,每667m2用50%敌敌畏乳油8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每7~10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1.2 玉米豆椿象   玉米豆椿象主要从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开始为害,取食叶肉,影响玉米光合作用,造成玉米瘪粒,降低品质;病株率最高达78.14%,百株虫量达1172.1头/百株,常年发生面积110.3hm2。   1.2.1 危害症状   危害玉米的豆椿象主要取食嫩叶的叶肉。被害叶片初期出现不同程度、不规则的孔洞,严重的造成整片叶只剩网状的叶脉;玉米植株不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造成玉米减产,品质下降,减产10%~20%。   1.2.2 防治措施   农业预防:玉米播种前及生育期间,铲除田间、地头杂草,或选择适宜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消灭豆椿象寄主;玉米或其他秋收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和杂草,并带出田外烧毁,消灭部分越冬成虫,减少越冬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和成虫危害时,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加50%敌敌畏乳油50mL兑水50kg均匀喷雾;或者每667m2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50mL兑水50kg,进行茎叶喷雾防治。每隔5~7d喷药1次,连喷2~3次,喷药时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1.3 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中为害,抽穗后为害穗部,吸食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它属同翅目,蚜科;抽雄吐丝期病害株率达100%,百株虫量达18886头/百株,常年发生面积210.3hm2。   1.3.1 危害症状   玉米蚜虫成、若蚜刺吸植物组织汁液。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致叶片变黄枯死,玉米抽穗后,蚜虫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一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穗期蚜虫除刺吸汁液外,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霉状物,使叶面生霉变黑,影响光合作用,降低粒重,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产量损失在10%~20%。玉米抽雄前,玉米蚜虫一直群集于心叶里繁殖为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为害,扬花期是玉米蚜繁殖为害的最有利时期,故防治适期应在玉米抽雄前。   1.3.2 防治措施   农业预防:玉米蚜虫一般在小麦苗及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消灭玉米蚜的孳生基地。   化学防治:在玉米心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