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十简单染色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验十简单染色法

  微 生 物 實 習 報 告 班級: 組別: 學號: 姓名:     實 驗 十 簡 單 染 色 法   97 學年度第 1 學期微生物實驗  2008/ /   一 實驗目的  於染色過程中,僅使用一種染料者稱為簡單染色法。染料結合於 細胞之分子如蛋白或細胞膜的磷酸根之能力,依帶電發色團離子 與欲染色之細胞成分所攜帶之電荷 (electrical charge) 而定。 細菌細胞膜的磷酸根含有大量的陰電荷而包圍於細菌細胞的 外圈,故能與鹽基性染料的發色團離子 (帶陽電荷 ) 結合而使 細菌細胞著色,使細菌細胞與周圍的介質顏色鮮明利於觀察。 二 前言 由於細菌是透明之微小生物,同時其細胞質的密度與外面介質的 密度相似,故無法以肉眼觀察,必須在顯微鏡下才可看到。 事實上,顯微鏡下的細菌仍很微小, 一般多以染料使其著色, 以便觀察。本實驗主要讓同學們以簡單染色法觀察細菌的外形, 同時熟練顯微鏡的操作。  分子吸收可視區光譜而呈現的顏色之量和強度與分子結構 有關。早期化學家嘗試瞭解顏色與構造的關係時,注意到某特定 基存在於分子中,幾乎常會發出顏色 。這些基團通常為不飽和 親電子性的結構,通常稱為發色團 (Chromophore-S) 。如果 分子中含些可供給電子的基與發色團共同存在時,可增強顏色為 更鮮明,此基團稱為助色團 (Auxochrome-S) 。助色團通常為 酸性或鹽基性物質,並與發色圓 形成共輒系統的結構。一種 有機化合物使用為染料時,除了發色團與助色團外尚需第三基的 存在。這些第三基為可使有機化合物變成更易溶於水的鈉鹽、 鉀鹽、鈣鹽、銨鹽或氯鹽及硫酸鹽。 3     97 學年度第 1 學期微生物實驗  2008/ /   1. 酸性染料 (Acidic dye):酸性染料為帶色酸類之鈉鹽、鉀鹽、鈣鹽、 或銨鹽,經解離可產生帶負電荷之發色團離子及鈉、鉀、鈣、或 銨等之陽離子者。酸性染料,即經解離後,發色閻部分為顯示負 電荷 [呈陰離子 (anion)] ,因此對細胞之陽電荷組成具高度 親和力 (amnity) 。如蛋白為攜陽電荷之細胞成分,與酸性染料 陰離子相遇時,立即與發色團之負電荷結合而著色。 2. 鹽基性染料 (Ba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