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茶具 亦用亦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茶具 亦用亦赚

精品茶具 亦用亦赚    古人云:水为茶之父,壶为茶之母。在古代茶文化中讲究五境之美,除了茶叶、茶水、火候、环境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茶具了。究竟怎么样的茶具既具有使用价值,又能保值增值呢? 下载论文网      2009年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4月15日至23日举行,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已连续举办16年,2008年底被60万网民投票评选为“改革开放30周年最受关注的节庆会展”,社会影响日益广泛。自古以来,茶具就是古代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水为茶之父,壶为茶之母。在古代茶文化中讲究五境之美,除了茶叶、茶水、火候、环境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茶具了。究竟怎么样的茶具既具有使用价值,又能保值增值呢?      茶壶:紫砂为上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紫砂壶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当时的史料记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紫砂壶从造型上来说有花壶和光壶之分。光壶根据球形、筒形、方形及其他几何形变化而来,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花壶是把自然界动植物的自然形态在壶上展现。在2008年上海的一场秋拍上,顾景舟制大石瓢紫砂壶,估价100万~12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万元。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形,是光壶的典型代表。此壶为顾景舟制于1948年的五把名壶之一。这五把壶身均由吴湖湖先生手书,分别送给吴湖帆,唐云、江寒汀等名家,而壶身二面书、画均出自湖帆先生手笔更显珍贵。顾景舟在1988年制作的《雨露天星壶》,在2008年11月的秋拍中,成交价为万元,而在2008年1月的成交价只有121万元。   说到花壶的代表,就不能不说到蒋蓉的五头束柴三友壶,其成交价达到了万元。壶身由束起的松、竹、梅干所组成,壶腹秀气地以竹皮捆绑成型,俨然一股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梅枝执拗地扭曲成嘴,老松稳稳地弓成手柄,竹枝硬是在束缚中高出一节成钮。两只嬉戏的松鼠。平添了几分生趣。另配两把茶杯及托盘与壶相辅。“束柴三友壶”为蒋蓉1991年所制,是其花货中的代表之作。   与其他的收藏品只是单纯观赏不同,茶具还是需要“养”的,特别是对于紫砂壶来说,壶的保养更为重要。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够涵香纳味,并使壶能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开始和你结缘了,你就得细心地呵护它。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都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倘若任其吮吸壶内的茶液,时间久了,便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养壶的方式得当就能养出其晶莹剔透、珠圆玉润的最佳艺术效果。      饮器:各有特色      除了紫砂的茶壶之外,瓷、玉质地的茶壶也可以在市场上看见,特别是在清代宫廷使用的中更为常用。但光有茶壶还不够,茶盏(杯)和茶碗,这样的饮茶器具也是不可少的,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在2008年12月的秋拍中,乾隆御题剔红雕双风莲花茶盏,以3314万港元成交。盏托金属胎,由圆形盏、葵瓣外盘和外撇高圈足三部分组成。通体素地雕朱漆花纹,盏外壁及盘心雕双风缠枝莲花纹,盘外壁和组掉缠枝莲花。到了清代晚期,茶盏的制作则简化了很多,像清道光?矾红云龙纹三件套茶盏,盏托中空以承盏足。盏托以矾红彩绘海水、花卉纹,盏外壁及盖皆以矾红绘双龙赶珠纹,口施金彩,绘工精湛,保存完整,其在1997年的成交价就达到了33000元。   茶碗当比茶盏稍大,但又不同于如今的饭碗,主要是满足当时文人墨客的豪饮。这两种茶具主要以瓷器为主,衡量它们好坏的标准,而鉴赏瓷器一样,像2005年春拍中,有一对黄地纷彩喜鹊登梅枝茶碗,成交价为万元,内壁及底施透明白釉,釉质均净。外壁黄地纷彩,绘“喜上梅梢”吉祥图案,黄釉娇嫩可人,纷彩枝干苍劲有力,几只喜鹊穿梭于梅枝之间,祥和异常。口沿及圈足外侧对应装饰金彩弦纹,富贵高雅。      精品:“御题”茶具      自古以来,品茶就被文人雅士认为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与品酒讲究酒具相比,品茶也要讲究茶具,特别是在皇室使用的茶具上,往往还有御题诗,这无疑可以使得藏家以另外一种形式品“茶”。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件粉彩矾红御制“三清茶”诗茶壶,以120万港元成交。上面的御题《三清茶》颇有来头。“三清茶”是以贡茶为主,佐以梅花、松子、佛手冲泡而成的香茶。清代的乾隆皇帝很喜爱“三清茶”,并写有《三清茶》一诗,并特别”强调三清茶,共日臣心似水”,实是教诲臣下要做一个清官。在清代许多不同材质、不同品质的茶具上,都可以看到这首诗,像90万港元成交的白玉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