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之对联.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讲堂之对联

国学讲堂之: 对联;对联:;对联的特点:;4;源于春联而始于桃符; 春联自明代为始说:;敦煌联句;二、工对与宽对;工对;工对例;工对例;宽对;宽对; 《聊斋志异》卷八《三朝元老》:某中堂,故明相也。曾降流寇,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宽对中常见之句中自对;海内第一长联(清·孙髯);昆明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三、传统对联制作;(一)叠字;俞樾所作杭州九洞十八溪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二)反复; 清朝大余县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明清科举考试;(三)顶真;顶针联二例:;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四)拆字; 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及笄之年,求婚者络绎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遂出上联征偶。 ; 拆字联二例:;(五)镶嵌;1.整镶;2.横嵌;3.竖嵌;●鹤顶格;●燕颔格;●鸢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格;●雁足格;●魁斗格;自勉联: 丽容本是空皮相, 美德方为不老君。;●蝉联格;●碎锦格; 上述诸联除单独运用外,还可以综合镶嵌,就是几种镶嵌方式的综合运用。比如蔡锷将军赠“小凤仙”一联:   有美一人凤兮凤   与卿同梦仙乎仙 合用了“鹤膝格”与“雁足格”;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这副楹联综合运用了整嵌和竖嵌两种方式,在整嵌了四个文豪大名的同时,不露痕迹地兼用了竖嵌中的“鹤顶格”和“凤尾格”,在联首和联尾嵌入了“韩江酒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七、加减法;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相传有一仕宦人家,父子俩有权有势,横行乡里,老百姓对他们敢怒而不敢言。父子俩都买了进士,婆媳均封夫人,为了光宗耀祖,装点门面,便在门上挂出一副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均夫人;八、设问;1、设问求答;2、设问不答;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董其昌题杭州西飞来峰联。作者以眼前景物落笔,全盘提出疑问。这种方式常给人以朦胧神秘的色彩,把答案留给读者,使人们产生无尽的悬念。 ;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清·俞樾;九、无情对;   风格奇特的即席对。清朝某年科考试题中有句: ; 字字工对却意远千里,这正是无情对的妙处。 ; 清末大臣张之洞,一日于北京陶然亭宴客,席中以对句佐兴。一客以一句诗出上联:;对联写作例举;对联写作例举;对联写作练习;对联写作练习;第五节 如何开展诗词联的教学;中国目前传统诗词教育的现状堪忧: 一方面,传统诗词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方兴未艾,以诗词创作为主的诗会词社,似雨后春笋,普遍建立,诗词作者蔚然大观,诗词联作品竞相斗艳;另一方面,大众的传统诗词知识又比较薄弱,鉴赏水平有待提高,创作作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对文化发展的要求。此外,语文教师的诗词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教育困境尤为明显。;应当努力的方向: 必须依托教育,推广教育,从因、革、沿、创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一、解决教育中对传统诗词的认识问题;二、解决写作指导中传统诗词表现现代生活的问题;三、创新传统诗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一、解决教育中对传统诗词的认识问题;目前诗词教育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包括: (一)重思想内容而略格律; (二)即使讲格律也只讲简单的平仄,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