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菲律宾华侨简史
3、提倡教育,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华侨社团的一大功能。一些社团组织传统节庆日活动,例如春节、清明、端午等都是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提倡教育,创办学校,更是为了使中华文化在华侨社会中延续下去。菲律宾华侨非常重视华文教育,更加提倡他们的子女学习华文,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 4、兴办慈善事业。一些社团以慈善事业为宗旨,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们,能够体现了华侨的社会价值,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去赞赏和学习的。 * * 1、为菲律宾独立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美军攻占马尼拉,并建立美国军政府。菲律宾革命领导人埃米里奥·阿吉纳多宣布成立菲律宾共和国,并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英勇斗争。在“反西抗美”战争期间,华侨与菲律宾人民同甘共苦,有的组成“华侨义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持菲律宾革命战争。著名的有华侨将军刘亨赙,从步兵中尉一直晋升到准将,并先后为革命政府募集几十万比索的资金;华侨罗曼·王彬(1847—1912)曾以大量钱、财、物支持革命,并一度入狱。1915年,马尼拉市议会通过决议,将沙克里斯蒂亚街改为王彬街。 * 2、抗击法西斯。 1942年5月,菲律宾全境沦陷。菲律宾人民抗日军于1943年3月29日成立,有许多华侨加入。华侨在各地建立抗日武装,主要有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他们组织游击队员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朱德《论抗日游击战争》,学习新四军、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成立菲律宾最大的华侨抗日反奸大同盟。华支成立初,只有一支短枪、两杖手榴弹和一支枪托被烧坏的步枪。3个月后,由成立初的52人发展到全副武装的78人。1943年1月,在阿拉悦山脚下,华支一个排伏击日100多人,打死日军30多人。1943年3月,华支与5000多日军周旋4天,最后成功突围,无一损伤。1945年1月31日,“华支”成员攻入内湖省罗斯万口牛示社集中营,成功解救被囚美国侨民2100多名。2月3日,“华支”首先攻入马尼拉市区。一位美国军官“如果没有华侨游击队的配合,美军就要多花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占领马尼拉,而且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 * 1、菲律宾国家概况 2、菲律宾华侨的历史发展 3、菲律宾华侨的经济状况 4、菲律宾华侨的文化教育 5、菲律宾华侨的社团组织 6、见微知著——观看视频《一位华人的故事》 * 菲律宾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面积为29.97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南部,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群岛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这些岛屿像一颗颗闪烁的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西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菲律宾也因此拥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誉。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主要成员国,也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建立之时,菲律宾也是其中参与国家。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菲律宾在二战后的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与日本、缅甸同属亚洲最富国之一;目前是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 * * * 据资料显示,中国自古就与菲律宾有着密切的联系,远古时期的菲律宾人由于地理、气候的变化,有一部分迁徙到我国的东南部,这些华族原始人与当地人融合,成为我国后来古代所称的百越。有人根据考证,认为中国人至菲贸易,可以远溯至公元前二三千年间,或周秦时代。而根据菲律宾当地的对陶器考证和在当地发掘出的的唐代铜钱,证明中菲贸易至迟到唐开始。由于出现了经济贸易、政治关系,两国人民的交流不断增多,相互到对方国土定居的人也相继增加。唐宋以来,中国福建、广东等地居民开始扬帆渡海,侨居于菲。在菲律宾发掘葬于唐高宗时的中国古墓,更是中国居民于唐代就已侨居菲律宾的历史明证。 中国与菲律宾是紧密邻邦。厦门距离菲律宾只有600海里,地理位置毗邻,季候风可供借助,往返极为方便。唐宋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十分繁荣,泉州成为了当时重要的贸易港口,为闽南人外出进行贸易提供了机会,但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严重打击了靠海外贸易为生的海商,于是很大部分的海商干脆就直接留在外国谋生,当中就有很多留在了菲律宾。 * 虽然中国人侨居菲律宾从唐宋时期就开始出现,但真正的大规模的移居则是在明清时期开始。从外籍文献中有记载,如1570年,西班牙侵略投资累加斯皮(M.L.de Legaspi)说:“在城(马尼拉)内居住的有40个已经结婚的中国人和20个日本人。”又1571年,有一个佚名作者说:“所有中国人,男女在内,数约150人。”万历年间,张燮在《东西洋考》中提到菲律宾华人已经多达数万,可以看出在菲华侨人数增长迅速,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