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除藜种子休眠地方法研究
解除藜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农学论文
解除藜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张建华,董良利,曹昌林,史丽娟,彭之东,范娜,李光,郭瑞峰,白文斌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摘要:藜作为中国北方旱地农田的优势种杂草,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除技术及抗药性意义重大,为加快其研究进程,找到解除藜种子休眠的快速、有效的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室内生测的方法,比较了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 种处理对藜种子休眠的解除效果。结果表明:温水、GA3浸种和光照3 种处理均可以解除藜种子的休眠,提高其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其中,GA3浸种对藜种子的休眠解除最为有效,浓度为800 mg/L 时,浸种24 h,发芽率为89.33%,较对照提高47.33%;光照处理次之,7 h/天光照,5 天后发芽率达70.00%;温水处理也能提高其发芽率,但休眠解除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 :藜;休眠;解除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高粱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D07B0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院科技攻关项目“山西省高粱田杂草化学防除关键技术研究”(YGG1502)。
第一作者简介:张建华,女,1981 年出生,山西原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杂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通信地址: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号高粱研究所,Tel:0354-8593518,E-mail:[emailprotected]。
通讯作者:白文斌,男,1983 年出生,山西长治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粱栽培技术、成果转化及精准农业研究工作。通信地址: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蕴华西街238号高粱研究所,Tel:0354-8593657,E-mail:[emailprotected]。
收稿日期:2015-01-09,修回日期:2015-03-10。
0 引言
藜(Chenopodium album)亦称“灰条菜”,藜科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1-2]。发生严重时可形成优势种群密布田间,与作物争夺水肥,造成作物减产,是中国北方旱地作物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杂草之一。田间杂草种子具有复杂的休眠特性,萌发期参差不齐,导致杂草陆续出土难以一次性彻底防除,同时延缓了杂草科研工作的进展,因此,经常需要人工解除休眠[3]。
目前,关于种子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法的研究较多,据相关文献记载,打破种子休眠及随后发芽所需的要求,在不同物种之间相差很大[4-5]。早在20 世纪20年代,Tozawa 和Crocker 等就对红松种子的休眠及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6],随后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牧草[7-9]、花卉苗木[10-12]和栽培作物[13-14]的研究上,而对农田杂草的研究仅见惠文森等[15]、吴声敢等[16]、王玉青等[17]的报道,涉及的农田杂草也只有反枝苋、稗草、沙蓬等少数几种,而有关于藜的休眠特性及其解除方法的研究却尚未见有相关的报道。藜作为中国北方旱地农田的优势种杂草,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除技术及抗药性意义重大,由于休眠期长达6~8 个月,为加快其研究进程,笔者研究了解除藜种子休眠的几种方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技术奠定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藜种子藜(Chenopodium album ) 种子于2014 年10 月采自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修文试验基地高粱田。藜种子采集后晒干,装入纸袋贮存。试验时将供试材料的杂质,包括空瘪种子完全清除后,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作各处理的供试种子。
1.1.2 供试化合物75%赤霉酸结晶粉(GA3,上海同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方法
1.2.1 温水对藜休眠特性的解除分别将种子样品置于60℃、70℃、80℃的温水中浸泡48 h(水温自然降低,24 h 换水1 次),浸种后用蒸馏水冲洗3 遍,并用滤纸充分吸干水分,以常温蒸馏水浸泡48 h 为对照。
1.2.2 GA3对藜休眠特性的解除用GA3溶液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800 mg/L 和1600 mg/L对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浸种时间为24 h。浸种后处理同1.2.1。
1.2.3 光照对藜休眠特性的解除将藜种子置于不同光照时间条件下培养,光照天数为3 天、5 天、7 天、10 天和12 天,光照7 h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