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雄茭灰茭正常茭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雄茭灰茭正常茭形态指标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摘要:以正常茭、雄茭、灰茭3种茭白为材料,测定并比较三者的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雄茭与灰茭、正常茭在形态上有着显著差异,而灰茭与正常茭间差异不显著;正常茭白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灰茭次之,雄茭最小;正常茭具有最强的光合能力,灰茭次之,雄茭最弱。
关键词:茭白;形态特征;叶绿素;光合作用
茭白(Zizanialatifolia),古称菰,为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沼泽多湿环境,原产于我国[1]。茭白是我国仅次于莲藕的重要水生蔬菜,除可作为蔬菜食用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肉质茎内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有效防治肠道疾病[1]。
茭白按形态通常划分为3类:雄茭、灰茭、正常茭白。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P.Henn)的侵染,导致茭白茎基节部分组织细胞增生,膨大形成肥大的肉质茎,即人们食用的茭白,称之为正常茭白;还有一种茭白在生长过程中被另一种毒性较强的黑粉菌侵染,膨大形成的肉质茎中形成大量的黑褐色冬孢子,不能食用,这种含有大量冬孢子的茭白称为灰茭;如果茭白没有受到黑粉菌侵染,便不能形成膨大肉质茎,这类植株在夏秋季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抽薹开花,称为雄茭。关于茭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育种栽培方面,而关于其生长发育生理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目前还不清楚茭白肉质茎形成的机制,一般认为茭白肉质茎是植株受到茭白黑粉菌侵染后分泌的代谢物质(IAA)刺激而形成[2]。
通过分析3种茭白株高、叶长、叶宽、叶数、分蘖数等形态方面的差异,可最直观地了解黑粉菌侵染对其的影响。通过对植物气体交换指标的研究可以了解黑粉菌侵染对茭白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茭白光合特性的研究很少,本试验通过研究3种茭白的形态及光合特性,分析三者之间的生理功能的差异,为今后深入了解茭白的生长发育提供一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浙茭3号,取自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农场。为方便测量其光合指标,5月从田间挖取正常茭白、雄茭、灰茭,移栽到塑料桶内(33cm×31cm),共12桶,放于室外空地,任其自然条件下生长,1周后开始测定有关指标。
1.2试验方法
①形态指标的测定包括株高、叶数、叶长、叶宽、分蘖数,每个处理5次重复。
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用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ModelCL-01,HandsatechInstruments),选择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且完全伸展的倒二叶或倒三叶进行测定。测定部位为叶片中部偏上,每个处理8次重复。
③叶片光合气体交换指数的测定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内置红蓝光源光强设定为1000μmol#8226;m-2#8226;s-1,测定指标为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每个处理8次重复。测定部位与叶绿素测定相同,测定时间为9:00~11:30。
1.3数据处理
试验中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用OriginPro8.0软件绘图。
2结果与分析
2.13种茭白形态指标的差异
从图1和图2看出,雄茭的叶片数量、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等与灰茭和正常茭有显著性差异(P0.05)。雄茭的株高、叶长、叶宽显著高于灰茭和正常茭,分蘖数却显著低于两者;灰茭与正常茭在株高、叶长、叶宽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叶片数显著低于正常茭;正常茭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灰茭,说明黑粉菌的胁迫促进了灰茭和正常茭的分蘖,其中正常茭受促进的程度更强。
2.23种茭白总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经测定,灰茭的叶绿素含量最低,为13.46,显著低于雄茭和正常茭的叶绿素含量;正常茭的最高,为16.41,比雄茭高9.62%,比灰茭高21.92%;雄茭的叶绿素含量介于两者之间,为14.97,但与正常茭差异不显著。表明黑粉菌侵染正常茭后,促进了其叶绿素的合成,但由于黑粉菌侵染能力的不同,导致灰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
2.33种茭白光合气体交换的差异
从图3可以看出,3种茭白在净光合速率(Pn)上存在差异。正常茭的净光合速率最大,比最低的雄茭高6.09%,比灰茭高3.47%。雄茭和灰茭之间差别不大,灰茭略高2.54%。同时可以看出,气孔导度(Gs)也是正常茭的最大,灰茭和雄茭相对较小,且后两者的差异不大。雄茭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最大,平均为257.4μmol#8226;mol-1,高于灰茭(243.3μmol#8226;mol-1)和正常茭(248.6μmol#8226;mol-1),雄茭与灰茭的差异显著,而后两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 VIP
- 【某工业厂房及管理楼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国家标准GB_T13306-2011标牌.ppt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夜袭 (5-6人封闭)剧本杀全套剧本.docx VIP
-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pdf VIP
-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docx VIP
- 高中英语_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A New Chapter教学课件设计.ppt
- The_Very_Hungry_Caterpillar.ppt VIP
- 《医学心理学》第2章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