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浅析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浅析
[摘 要]青海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十分特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独特,旅游吸引性十分突出,发展旅游业有其独特的优势。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的龙头,近年来在青海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在今后的旅游业发展方面,更应以高起点、大市场观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通过加大旅游投入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合理开发利用高原旅游资源,为青海社会经济建设发挥更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青海省 旅游业 生态旅游 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范钟庆(1970-),男,汉族,青海省平安县人,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环境系,副教授。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面积约72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样,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大气湿度较低,大部分旅游景点七、八月份平均气温20℃以下,日气温一般在15~30℃之间,蓝蓝的天,洁白的云,冰山雪峰在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众多湖泊的映衬下,更显高原的秀丽壮美。每年4月,这里迎来了旅游的旺季,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朋友纷纭踏至这块“避暑胜地”,来体验高原的清爽,游览这里神奇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二十一世纪以来,高原经济突飞猛进,随着中国青海郁金香节、中国东部企业参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青海湖国际沙雕与大地艺术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内及国际节事和赛事活动,以及省委省政府积极努力的对外宣传,使青海知名度逐步提高,旅游业也迅速地超前发展,旅游设施及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产业的龙头,在青海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由于青海自然环境复杂,加之历史上少数民族长期聚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这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现出独特的高原色彩。如何发展青海旅游,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本质特性,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牵头作用,使旅游业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相协调,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青海旅游资源概况
青海是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这里旅游资源众多,有许多神奇和令人神往的地方,高原景色辽邝秀美,旅游内涵丰富多彩,或具原始纯朴,或与宗教文化缘源较深,颇具神秘性,成为当今人们旅游的心向神往之地。
(一)自然旅游资源
青海地域辽阔,地貌复杂,山高水长,峡谷纵横,湖泊众多,海拔从1650米到6800多米,全省70%以上的面积海拔在3500米以上,省会西宁所处的东部地区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青海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之源,历史上人口数量少,人类活动仅限于东部小块区域,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深度较浅,特别是西部广阔的领域长期处于无人区或少人区,地貌原始、奇特,自然历史景观保存完美,为人类进行地质演变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素材,也为探险旅游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同时,为现代职业人士回归自然保留了梦一般的“世外桃园”。
青海有全国最大最美的湖泊青海湖,浩瀚广阔,烟波浩淼,水天相连,群鸟栖嬉,更有一山定海,百川汇聚的壮美;青海还有:广袤的大草原,草原占全省面积的53.6%,在五彩缤纷的各种野花点缀下,构成一幅精美的画卷,使游人流连忘返;有常年冰峰雪山;有美丽富饶的“万宝山”祁连山;有闻名遐迩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有“高原西双版纳”孟达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有丹霞景观区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有“黑颈鹤的故乡”玉树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有“历史奇河” 倒淌河;有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有号称“无人区”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及盐海、戈壁、荒漠、雅丹、沙丘链景观等等,被行业界形象地概括为蓝色旅游(水)、绿色旅游(森林草地)、白色旅游(冰雪、盐海)、黄色旅游(沙漠),可谓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其中部分旅游景点,海拔高、气候恶劣、自然条件艰苦,只有具有强健体魄、顽强毅力和探险精神的人才能一览她的风韵,这些都是现代旅游的新的热点,如果加以合理开发,其前景十分看好。
(二)人文旅游资源
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和少数民族聚居状况,青海形成了独特的地区文化,这里生活着汉、藏、回、蒙、土、撒拉等三十多个民族,其中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为五个世袭少数民族,藏族是其中人口最多的一个,青海藏族又有安多和康巴两个方言体系,其语言差异大,几乎不能互通,但文字统一,都信仰藏传佛教,其文化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土族和撒拉族又为青海所独有的少数民族,土族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其语言由蒙藏两种语言衍生而来,无文字,也信仰藏传佛教; 撒拉族是元朝时从中亚东迁至青海循化定居落户的,信仰伊斯兰教。青海的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各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独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