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束弹药战场的应用及危害
集束弹药战场的应用及危害
集束弹药的战场作用
集束弹药打击效率较高,可广泛用于对地面集群目标的打击。例如,必须要至少100枚航空炸弹才能摧毁的目标,只需1/10数量的集束弹药便能摧毁,而且其破坏效率也较高。典型的反坦克航空集束炸弹所含的炸药只有100克,而达到同等效果的高精度航空炸弹的战斗部重量不低于30千克,因此其广泛用于打击地面独立目标,或没有明显要害节点的面状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在跑道与机堡中的飞机、卡车、坦克、船只、重型装甲车、防空雷达、炮兵、地对空导弹防御阵地。集束炸弹的任务可以归纳为降低传感器的能力、拖延或瓦解部队、切断后勤补给行动、限制敌人反火力能力、封锁非线形战线、破坏指挥与控制,达到以少胜多的作战效果。
由于登陆作战中需要将大密度装备及人员集中在滩头,而防御方未必能预测精确的登陆点,并提前在滩头设置足够的障碍,因此集束弹药就成为阻敌于滩岸的“杀手锏”武器。
对敌方指挥机构和地地导弹发射架等高价值移动目标的打击,始终是各国军方头疼的问题。而集束弹药的区域火力覆盖和末导末敏功能使其成为对付此类武器的最佳选择。由于高价值移动目标位置无法精确确定,GPS等坐标制导武器无法打击。激光和电视制导武器由于制导原理局限,只能对较慢速移动目标实施打击,无法锁定较高速移动目标。而集束弹药可以在目标机动区域内实施火力覆盖,甚至利用其子弹药的末敏功能自寻的打击机动目标。因此使用集束弹药可无须对此类目标精确瞄准。
集束弹药战场应用情况
自从二战中首次在英国格里姆斯比(Grimsby)使用集束弹药以来,每次大规模使用这种弹药,但在冲突结束后对平民造成的损害和伤亡比投放时要大得多。据国际红十字会统计,过去30年来,集束弹药在科索沃、塞尔维亚、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和黎巴嫩等20多个国家被大量使用。特别是在以下几次战争中,集束弹药武器不但被广泛使用,还造成了严重后果。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联军共投掷集束炸弹6万多枚,有5万多枚是美国制造。其中有57 421枚非制导型集束炸弹,计1000多万枚子弹药。其中有数万枚子炸弹没有爆炸,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时常发生因子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仅在战后一年中就有1 400多名科威特人因触及这些未爆弹药致死。美国政府对“沙漠风暴”行动所做的评估报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一些非制导炸弹常常会无法击中目标,并造成连带破坏。
北约军队在科索沃共投放了1 392枚集束炸弹,遗留了34 744个没有爆炸的小型子弹。其中,美军共使用了3种非制导型集束炸弹,计900多万枚子炸弹,取得了极好的作战效果,但同时却对平民造成了极大伤亡。值得注意的是,科索沃战争中大量制导型集束炸弹同样造成了平民伤亡。
阿富汗战争中共使用了! 230枚CBU-87非制导型集束炸弹,计24万多枚子炸弹,此外还首次投放了大约700枚CBU-103制导型集束炸弹,即装有WCMD尾部组件的CBU-87综合效应弹药布撒器。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从3月20日到4月25日,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总共使用了10 782件集束武器。其中约1500枚航空集束炸弹,包括以下3种制导型集束炸弹;2枚CBU-107动能子弹药集束炸弹,88枚CBU-105反装甲集束炸弹,818枚CBU-103综合效应反人员/反器材集束炸弹。至今,仍有15 000~75 000枚未爆子弹药滞留在伊拉克境内,形成大范围“雷区”。值得一提的是,美军在巴格达等人口稠密城市使用集束炸弹,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尤其严重。
2006年七八月间,以色列与黎巴嫩什叶派真主党武装的冲突中,以军在黎巴嫩南部投射了数万枚集束炸弹,大部分是227毫米火箭弹,形成多达10万枚未爆弹,造成黎巴嫩大约359处“雷区”,数百人在战后几年中被炸伤。此次战争中,集束弹药的滥用直接推动了有关禁止集束弹药武器的“奥斯陆”进程。
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中,格鲁吉亚在南奥塞梯地区使用了集束弹药,造成大量平民死亡,受到国际舆论谴责。格方也承认使用了M85型集束炸弹,用于攻击连接南北奥塞梯的罗克斯基隧道。这种炸弹内含几十到几百枚子炸弹,每枚子炸弹都可以穿透40毫米厚的装甲,爆炸时可以消灭方圆3~5米以内的有生力量。其投放时有15%的子炸弹不会立即爆炸,而是钻入地面变为地雷,从而给当地平民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集束弹药的危害
国际红十字会报告显示,全球目前有4亿4千万枚没有爆炸的集束炸弹,把大量日常生活的土地变成了雷场。在世界上大约有4亿人每天都面临着集束炸弹伤害的威胁,主要分布在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以及俄罗斯车臣等国家和地区。过去30年中,集束炸弹造成世界各地约1.1万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