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学与道德》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学习《大学》值得注意的两点 : 第一、《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以天下苍生为怀包括帝王在内的圣贤,是要涤除每个受教育者身上那种自私自利、目光短浅的小家子气与庸俗气,成就天下大材。 第二、在这种教育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修身”,故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中庸”,据朱熹子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就是说:中庸是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 2、中庸:通向内圣之路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中庸》的总纲领 * 第二节 《论语》与《孟子》 从宋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要通《五经》,就须先读《论语》、《孟子》,因为这两部书蕴含着孔、孟对《五经》的理解和体会,比《五经》容易读,而且孔、孟二圣鲜活的形象都隐存在其中,可见圣贤气象。 朱熹引程子的话说:“先读《论》《孟》,次及诸经,然后看史,其序不可乱。” ——《朱子读书法》 * 《论语》可以说是孔子及与孔子有关的言行录。之所以叫“论语”,“论”有编次之意。 《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 1、《论语》:人格典范 * 孔子一生进行着三项活动:一是政治的,二是文化的,三是教育的。 我们从四方面认识孔子: 一、从孔子在时代文化中的角色看,他代表的是先进的文明制度。 二、从当时社会对孔子的认识看,他的形象是崇高、伟大的。 三、从孔子的社会文化观看,他是主张社会发展、变革的。 四、从孔子思想的本质来看,呈现出的是仁慈与善良。 * 2、《孟子》:保民政治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录。不同的是,孟子参与了《孟子》七篇的写作与编辑。据《史记》说,孟子名轲,邹人,受业子思之门人。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因不能用,退而与其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孟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他是“王道论”者,要求统治者对百姓施行仁政,关心民生;在哲学上他是“性善论”者,认为辞让、羞恶、是非、恻隐之心是人生来具有的;在道德思想上他是“仁义论”者,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人应该守住这颗心,坚持这条路。 《孟子》书中最核心的还是他的“民贵”思想。 * 参考书目: 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86年版 江希张《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夏传才《十三经讲座》,广西师大出版社06年版 * 谢 谢 * 经学:中国人的道德精神 *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说文》说:“经,织纵丝也。” 《释名》说:“经,径也,常典也。” 《文心雕龙·宗经》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 《四库全书总目》说:“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 经学的命名 * 南宋朱熹删繁就简,编成了“四书五经”。 “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四书”是《论语》、《孟子》,再加《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