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鹿角藤提取物杀虫活性地初步研究.docVIP

海南鹿角藤提取物杀虫活性地初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南鹿角藤提取物杀虫活性地初步研究

海南鹿角藤提取物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农学论文 海南鹿角藤提取物杀虫活性的初步研究 钱 军1,廖凤仙2,陈国德1,骆焱平2 (1.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 571100;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口 570228) 摘要:测定了海南鹿角藤(Chonemorpha splendens Chun et Tsiang)的甲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4种溶剂萃取物对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 Takahashi)和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鹿角藤的氯仿萃取物对2种害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莴苣指管蚜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死亡率增高。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莴苣指管蚜处理72 h的死亡率达到86.92%,LC50为0.722 3 mg/mL;斜纹夜蛾四龄幼虫处理24 h的非选择性拒食率为69.84%。 关键词 :海南鹿角藤(Chonemorpha splendens Chun et Tsiang);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 Takahashi);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杀虫活性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393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26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海南省应用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专项(ZDXM2014024) 作者简介:钱 军(1979-),男,海南海口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研究,(电话)0898电子信箱qq.com; 通信作者,骆焱平,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农药研究,(电子信箱)Yanpluo@126.com。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的需求增加[1,2]。害虫抗药性问题导致农药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年限不断缩短,因而,寻求更加高效的农药品种成为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界,同时也是绿色农药先导化合物的理想挖掘材料,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3]。海南省具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是南药植物的天然宝库,开展其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海南鹿角藤(Chonemorpha splendens Chun et Tsiang)为夹竹桃科(Apocynaceae)鹿角藤属(Chonemorpha G. Don)多年生藤本植物[4]。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如《本草纲目拾遗》中用鹿角藤的老茎来治疗妇女黄疸病;漾濞鹿角藤的茎可治疗风湿骨痛、骨折筋伤、外伤出血等症[5]。Chatterjee等[6]发现鹿角藤碱对感染寄生虫的黄金鼠防效达100%,对肠道感染寄生虫的幼鼠防效为90%;2005年Roy等[7]报道了大叶鹿角藤作为骨骼肌松弛剂的研究机理;2009年Shende等[8]发现大叶鹿角藤根乙醇提取物对高血糖大白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农用活性表明,鹿角藤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2005年刘红芳等[9]发现密脉崖鹿角藤叶的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四龄幼虫有较高的拒食活性。以上对鹿角藤属部分种进行了活性报道,但是关于海南鹿角藤鲜有研究,且作为南药和黎药的独特省份,海南岛孕育了大量的药用植物。为了进一步了解海南鹿角藤的农用活性,本研究对海南鹿角藤进行了研究,期望为该属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药剂 0.36%苦参碱水剂(陕西汇能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7%印楝素悬浮剂(鹤壁陶英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2 供试昆虫 莴苣指管蚜(Uroleucon formosanum Takahashi)采自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基地的莴苣叶片上;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试虫为海南大学农药学实验室饲养,其卵块采自海南大学农业科研基地蓖麻上,在保湿培养皿内孵化成幼虫后,转入养虫盒中,用新鲜干净的蓖麻叶饲养幼虫。试验时选取健康活跃、虫体大小等生理条件一致的四龄幼虫为供试昆虫。 1.2 方法 1.2.1 供试药剂的制备 海南鹿角藤采自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周边。采用渗漉法[10]将采集的鹿角藤洗净,阴干,粉碎,过40目筛,称重后加入干粉5倍体积的甲醇,避光浸提3 d,反复浸提3次。合并浸提液,45 ℃减压浓缩成膏状物为甲醇粗提物。随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对甲醇粗提物进行萃取,45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