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痴”与“狂”
摘 要:贾宝玉“痴”,狂人“狂”,然而他们都有“疯”的性情。他们孤立而清醒。孤立,是因为他们坚持个性;清醒,是因为作家主体的清醒。他们的清醒处在不同的层面上,其反抗也处在不同的层面上。但没有前代的觉醒,就没有后代的抗争,在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上,贾宝玉与狂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是从封建母体中诞生的,由封建统治的异己力量培养出来的逆臣贰子,从这个角度看,贾宝玉可算是狂人的遥遥先驱。
关键词:贾宝玉 狂人 疯 坚持个性 先驱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颗“金刚钻”,它是一曲封建贵族叛逆者的赞歌;《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声“春雷”,它是一份思想界战士反封建的战斗檄文。《红楼梦》和《狂人日记》的主人公――贾宝玉和狂人,分别以其“痴”与“狂”,屹立在中国知识分子反封建长河的两个不同定点上,担负了不同的时代使命,体现了互有联系但又不尽相同的历史内涵。
一
将贾宝玉和狂人相提并论,首先是因为他们都有“疯”性情。
先看贾宝玉的一幅肖像速写:他自己被烫了手,倒问烫了他的姑娘疼不疼;他自己被大雨淋得水鸡儿似的,反提醒一位姑娘避雨;没人在跟前,他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看见鱼儿就和鱼儿说话;见了星星和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用说确实有点“痴病”,有点“疯”的。
而狂人,看来更“疯”。如果说贾宝玉的“痴”更多的来自先天的话,那么狂人的“狂”则完全由于后天的被迫害。从精神病学的角度(写实的角度)看,狂人也的确真狂人,这可从他的“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看出。比如将赵家的狗和书上记载的海乙那看成是大哥和老头子他们的同谋,并且早已接洽;将下饭的一碗蒸鱼看成是“同那一伙吃人的人一样”;将给人诊脉的医生看作是“揣一揣肥瘠”的刽子手;将李时珍《本草纲目》上反对以人肉医治痨病的记载说成是“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十几篇日记,记录了一个“迫害狂”患者从发病到最后趋于病愈的过程。
其次,贾宝玉和狂人都是最孤立的人。在和周围人的关系上,表面看来,他们似乎有天壤之别,贾宝玉自幼受到优宠,处在“菩萨哥儿”的中心地位;而狂人,因为“二十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便受到以赵贵翁为首的各方的迫害,大哥甚至将他关了起来,“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但细细推究,他们却都是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看,无论大人、小孩、女人、路上的人、家里的人、赵家的狗、碗里的鱼,无不想吃掉狂人,连他的大哥,也当面给他罩一个疯子的名目。贾宝玉呢,又何尝与他的那个社会、与他所属的阶层相互协调呢?贾府上下,除了林黛玉,谁也不能理解他。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认为他“乖僻邪谬,不近人情”,认为他“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轻一点说也是有“痴病”……这样看宝玉的,不是他的仇人,而是疼爱他的母亲、祖母和“恨铁不成钢”的父亲,他们都代表了当时最正统的思想观念。
但贾宝玉真“痴”,狂人真“狂”吗?不。若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拨开贾宝玉和狂人表面“痴”、“狂”的迷雾,却是一颗比谁都清醒的心。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吃人之筵,延续千年,然深究而洞察之者,独狂人而已。”正所谓“世人皆睡我独醒”。
贾宝玉的清醒,体现在他看到女性的悲剧。所谓悲剧,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贾宝玉看到女性的悲剧,首先决定于他看到女性的价值。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女性是没有人的价值可言的。但贾宝玉,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不免石破天惊,用他的影子甄宝玉的话来说:
“这女儿两字,极尊贵,极清净,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要尊贵无比呢!”
而男性,却几乎是一种多余的类别:
“他便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因为有这个呆念在心,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混沌浊物,可有可无。”
同样的社会,在不同的观念中,男和女恰好前后错位,不仅如此,贾宝玉还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放到怜香惜玉的事业中去。可是,就是这些“山川日月之精秀”,却无一例外是“薄命司”上注定没有好结局的人:结婚未及一年被折磨而死的贾迎春,远嫁海隅的贾探春,青春守寡的史湘云、李宫裁,因人性受抑而走火入魔后被强盗掳去的妙玉,无端被逐羞愤而死的晴雯,因几句嬉话被逼跳井而死的金钏儿,一被拐二被卖三被虐待四难产而死的香菱……这些美丽的生命就这样一个一个遭到了毁灭。这些生命的毁灭,实质是人的毁灭,是真善美的毁灭。既然人不复存在,只剩“渣滓浊物”,真善美不复存在,只剩假恶丑,那么,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贾宝玉看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