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村务公开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国家标准《村务公开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标准《村务公开管理规范》编制说明.doc

PAGE PAGE 10 国家标准《村务公开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村务公开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8年9月 国家标准《村务公开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项标准来源于《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就地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等15项国家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5〕79号),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委于2015年立项,项目编T-424,计划于2018年完成。 本项任务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提出,归口单位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由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永春县人民政府、沙县人民政府、长泰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起草单位及人员所做的工作 标准起草组各协作单位各尽其责,按各自分工完成工作。其中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主要负责标准的研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标准的总体协调、其它单位则负责标准在各自所辖的乡村收集意见。 程军同志负责协调、沟通福建省内相关单位,标准内容的总协调,;程晓明同志主要负责制定标准研制推进方案,标准起草小组内部研讨,研讨会后资料汇总修改,承办征求意见汇总,起草编制说明,组织报批材料上报;王彬彬同志负责国家各部委文件的收集整理,组织召集研讨会;云振宇同志负责组织国内其他省份及相关单位对该标准进行讨论和征求意见,并组织召集国家层面专家对该标准进行研讨。 背景意义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村务公开工作。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目标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村务公开工作的力度,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2003年6月成立了由民政部牵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共同参加的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200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进一步健全了村务公开制度,以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进一步规范了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进一步完善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进一步强化了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以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实行村务公开是尊重村民知情权,培养村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措施;是提高村干部威信,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强化农村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是化解干群矛盾,增强干群相互信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巩固民主选举成果,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建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总结了村务公开一些的好做法,取得了一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好经验,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辐射带动效果明显,有效地保障了村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截至目前,全国有6个省专门制定了本省的村务公开工作条例,湖北、内蒙古、吉林、浙江、陕西、青海等10余个省(区、市)以省(区、市)委办公厅、省(区、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指导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政策文件。但这些均以行政文件的形式出现,除了山东省出台了DB37/T 2737.6-2015《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第6部分:村务管理与长效管理》,广西省出台了DB 45/T 1323-2016《美丽乡村村务管理规范》以外,尚未形成具体的管理标准,况且现有的这两个地方标准是针对村务管理,不是专门针对村务公开管理而制定的,因此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有关村务公开管理的标准,检验总结我国村务公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使村务公开更加全面、真实、及时、规范,对引导和推进村务公开进一步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的重要举措。 编制原则 (1)通用性原则。本标准是村务公开标准,应确保其在不同地区的广泛适用。 (2)全面性原则。标准应科学合理、要素齐全,覆盖村务公开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 (3)规范性原则。标准内容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条款,标准格式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4)前瞻性原则。在兼顾当前我国村务公开现实情况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村务公开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 编制过程 第一阶段:

文档评论(0)

sunyangbi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