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的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的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马妍春(1963―),女,吉林通化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化学。
(通讯作者)李云辉(196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基础材料及环境地球化学。
张伟娜(1982―),女,河南开封人,吉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无机纳米材料及环境地球化学。
基金项目:吉林省发改委项目(潲水油转换生物柴油脱水技术),项目号:2011003-7。
摘要:高吸水性树脂(SAP)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水量高、保水性好、吸水性快、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林业和卫生用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及相关问题,并对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制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O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46―03
一、前言
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 or super adsorbent resin)简称SAP或SAR,是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大部分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链上都含有羧基、氨基、酰胺基、磺酸基、羟基等亲水性基团,它是具有大分子交联三维网络结构的强亲水性聚合物。由于其结构上的亲水特点,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具有强的吸收外界水分的功能,吸水量可以达到其自身重量的几十倍至几千倍;吸水后高度溶胀的SAP同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能,形成的网络凝胶具有一定强度,即使在施加机械压力的情况下也不易将其水份挤出;在干燥的环境中,所吸收的水份可缓慢释放,且SAP的吸水速率一般也较快。
所以,与传统吸水材料相比,SAP具有超强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如脱脂棉、纸、海绵、聚乙烯、聚乙二醇等传统吸水材料的吸水量一般只能达到自身重量的20倍至30倍左右,并且没有保水性能,例如纸张吸水后在1×105 帕压力下吸收的水能够被完全榨出,而高吸水树脂仍可保持90%以上的水[1]。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工作,但是国产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欠佳,应用领域局限在农业、林业、油田堵漏等,医疗卫生用高吸水性树脂仍然依赖于进口。因此,高吸水性树脂在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是必要的。本文针对高吸水树脂的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
二、制备方法
根据制备工艺及反应中的物相特点,常见的制备方法可分为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反相悬浮聚合法以及反相乳液聚合法等[2]。
1.本体聚合法
本体聚合法是指不加其他介质,在无溶剂存在的条件下,由反应物本身在引发剂作用下进行自身聚合交联的合成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反应体系粘度大,反应过程中反应热难以传递排出,反应温度、反应速度难以控制,容易发生爆聚,难以控制产物,且易形成固体难取出。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是聚合热的排除,烯类单体的聚合热一般为 55~95 kJ?mol-1,其中丙烯酸的聚合热为 67.0 kJ?mol-1。
本体聚合工艺中不加或加入少量的溶剂,反应体系黏度较高,对反应器的搅拌系统和聚合物熔体输送等有特殊的要求。美国Dow化学公司开发了PTR串联本体聚合ABS生产工艺,在平行的两个反应器中制备两种粒径不同的产物,再输送到第3个容器中混合继续反应,粒径具有双峰分布,产物强度较大,意大利Enichem公司也采用这种工艺。还有PFR-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多个全混釜串联及PFR-全混釜、多个CSTR工艺,但是工艺流程较长,成本较高。
2.溶液聚合法
一般是将反应物和引发剂、交联剂等溶于适当的溶剂(一般为水)中,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经常要采取搅拌、控温以及氮气保护等。溶液聚合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中和度等。该方法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得到的产物一般为凝胶状物质,可以进行切割干燥,再根据要求粉碎筛分为一定粒度的产品。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等反应均可选用此种方法,该方法应用广泛,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溶液聚合法使反应体系不致粘度过高,使反应物能够较均匀地分散,引发剂引发效率高,得到的产物分子量均匀,也较利于混合传热,温度易控制,不易产生局部过热和爆聚。溶液法生产膜塑料是由美国聚合物技术公司开发的新工艺,1986年龙新公司引进了这一专利技术生产模塑料。国内制备聚丙烯酰胺也采用了溶液聚合技术,与国外的生产工艺基本相似,只是设备上不同,但总体聚合技术趋向于固定锥形釜聚合,振动流化床干燥技术。
3.反相悬浮聚合法
悬浮聚合又称为珠状聚合,是借机械搅拌或剧烈振荡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