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头颅CT与断层解剖对照.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的头颅CT与断层解剖对照

头 颅 CT 的 学 习 与颅脑断层解剖对照认识 韩 靖 水平面二十四 水平面十八 水平面十 水平面八 水平面七 水平面五 水平面二 常见疾病的典型CT片 左额恶性脑胶质瘤(恶性星形细胞瘤) 外囊:是位于屏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带,主要由岛叶发出的皮质被盖纤维组成。 外囊出血主要由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裂支破裂所致,血肿多较局限,高血压是主要病因。 外囊出血临床表现较轻,主要是血肿及继发的脑水肿脑水肿压迫内囊所致,一旦血肿或水肿消退,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头部 侧脑室前角 透明隔 穹窿部 丘脑 室间孔 中间帆池 脉络丛 外侧裂池 枕叶 侧脑室三角区 视辐射 内囊前肢 内囊后肢 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五、侧脑室体部层面 由额、颞、枕叶构成。 两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状核和体部。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脉络丛钙化。 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侧脑室体部层面 颞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额叶 胼胝体压部 上矢状窦 枕叶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体部 纵裂池 大脑镰 透明隔 六、侧脑室上部层面 内侧壁侧脑室体部被胼胝体分开。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 侧脑室顶部层面 额叶 大脑镰 枕叶 脑沟 胼胝体 侧脑室体 上矢状窦 顶叶 七、大脑皮质下部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 在胼胝体和侧脑室上方,大脑镰自前向后贯穿中线。 白质部分为半卵圆中心。 额叶范围缩小,顶叶所占比例扩大,枕叶基本消失。 半卵圆中心:位于胼胝体上方,由左右大脑半球髓质形成的有髓纤维,对称位于大脑镰两侧区域。 半卵圆中心层面 纵裂池 半卵圆中心 额叶 扣带回 大脑镰 顶叶 上矢状窦 楔前叶 缘上回 角回 八、大脑皮质上部层面 (半卵圆区上部层面) 已近颅顶,大脑镰清晰可见,其旁的脑灰质和脑沟十分清楚。 顶叶较小,额叶较小。 放射冠:是内囊到大脑皮质间的放射状纤维白质。 半卵圆区上部层面 大脑镰 顶叶 放射冠 上矢状窦 额叶 额中回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前沟 中央后回 中央沟 中央后沟 中央旁小叶 * * 根据研究目的,沿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扫描,即断层图像。包括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横断位:水平面。 矢状位: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 冠状位:额状面。 颅脑断层常用基线 Reid基线(RBL):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线。 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至的连线。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 于显示颅后窝结构及减少颅骨伪影。 Reid基线(RBL):为眶下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为头部断层 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 外耳道 眶上缘 眶下缘 上眶耳线( SML ) :为眶上缘至外耳道中点的连线,通过该线 的断层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 CT窗口技术 脑组织窗(本课件内容)、骨窗 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的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 空气对X线的吸收为0,故空气的CT值为-1000;骨组织的X线衰减是水的2~4倍,CT值为+1000;水的CT值为0。 组织 平扫CT值 组织 平扫CT值 脑 25—45 灰质 35—60 白质 25—35 基底节 35—45 脑室 0—12 肺 -500— -900 甲状腺 100±10 肝 40—70 脾 50—70 胰 40—60 肾 40—60 主动脉 35—50 肌肉 35—50 淋巴结 45±10 脂肪 -80— -120 前列腺 30—75 骨 150—1000 椎间盘 50—110 子宫 40—80 精囊 30—75 水 0 空气 -1000 静脉血液 55±5 凝固血液 80±10 正常人体组织的CT值(Hu) CT读

文档评论(0)

dahunj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