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时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
杨时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哲学
杨时的道统观及其文化意涵
包佳道
【摘要】
宋代道学家于儒家的精神和价值传承有着较为明确的道统观。杨时自29岁问道程颢就确立了一以贯之的道统观,认定儒家有着“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程颢(程颐)”的道统体系。即三代有圣王授受,《六经》为这一授受的记载;三代以降至秦,有孔孟宗传,与之相应有“四书”的传承接续;孟子而后,程颢(程颐)接续孔孟得儒家圣人之道而传,二程的同道张载和邵雍也在一定程度上得道、传道。杨时的道统观是人物谱系、经典体系、学说的统一。其承程颐、启朱子,既推动了道学的广泛传播,又因学术与政治的纠缠,有排斥异己的流弊。
关键词
杨时;道学;道统
中图分类号:B244.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3-0107-06
作者简介:包佳道,安徽芜湖人,哲学博士, (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韩愈《原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儒家精神和价值(圣人之道)传承的过程和系统,即道统观
,后来为宋代道学所继承。接续孔孟之学、传承圣人之道,成为道学家的一种使命和担当。
杨时自29岁问道大程,其后就笃守二程道学(圣学),不被异端(主要指佛教)改变迷惑,“某自抵京师,与定夫从河南二程先生游,朝夕粗闻其绪言,虽未能窥圣学门墙,然亦不为异端迁惑矣”(卷18《与陆思仲》)
。常常以“吾道”“吾儒”自许,进学于“圣人之学”(道学),“慨然乃自进于圣人之学”(卷17《寄翁好德》其一)
,更以传承道学为使命,“道学不传, 士鲜知所止。某初不自量力之不足也,侧闻先生长者之余论,妄有意焉”(卷22《与傅国华》)
。其在30岁作的《酬林志宁》已有二程之学为成周余策、洙泗之传的道统意识,“成周太平郁余策,但令洙、泗生清风”(卷39《酬林志宁》)
。在杨时看来,历史以来就有着“道之传”(卷28《哀明道先生》)
的过程。其33岁时的《哀明道先生》首次提出“尧→舜→汤→文→孔→孟→程颢”的儒家传承过程:“呜呼!道之传亦难矣。夫由尧、舜而来,至于汤、文、 孔子,率五百有余岁而后得一人焉。孔子没,其徒环天下,然犹积百年而后孟子出。由孟子而来……今幸而有其人(程颢)……而先生未及用而死……”(卷28《哀明道先生》)
而后在其思想中不断体现与凸显了一个三代授受、孔孟宗传、二程得圣人之传的道统体系。
一、三代授受
杨时确信在三代有一个由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传道的人物授受谱系,而《六经》则正是这一人物谱系授受的记载。
杨时《哀明道先生》言“夫由尧、舜而来,至于汤、文、 孔子”,提到三代有尧→舜→汤→文之传承,其暮年有言“故尧、舜、禹三圣相授”(卷6《神宗日录辨》)
,则明确了尧→舜→禹三圣相授过程。而51岁作的《书义序》除指出尧→舜→禹三圣相授,还提及而后的汤与武王:“夫三圣相授,盖一道也……《仲虺之诰》称汤曰‘建中于民’,箕子为武王陈《洪范》,曰‘皇建其有极’。然则帝之所以为帝,王之所以为王,率此道也。”(卷25《书义序》)
可见,在杨时看来,“相与授受”、“率此道”的舜→汤之间当还有禹,汤之后还有武王,即有着尧→舜→禹→汤→武之传承过程。此与言圣人“时中”时提到尧→舜→禹→汤→武的言说次序是一致的,“尧授舜,舜授禹,受而不为泰;汤放桀,武王伐纣,取而不为贪”(卷25《书义序》)
。汤而下按时间当为文王、武王,然而文王和武王父子之间不同于此前隔朝相与授受的关系,即不同于之前的尧→舜→禹→汤→武或尧→舜→禹→汤→文关系。“曰:‘非也。汤伐桀……汤虽不往,不可得矣。文王之时,纣犹有天下三分之一,民犹以为君,则文王安得而不事之?至于武王,而受罔有悛心,贤人君子不为所杀,则或为囚奴,或去国,纣之在天下,为一夫矣。故武王诛之,亦不得已也……’”(卷10《语录一·荆州所闻》)
其传承过程则为尧→舜→禹→汤→文、武,这与语录所言次序一致,“故《书》称尧、舜、禹、汤、文、武……”(卷10《语录一·荆州所闻》)
值得注意的是,杨时虽未直陈周公作为三代圣王的相与授受,但从义理上也大体承认周公作为三代圣王在文王、武王之后的传道地位,且其与文王、武王也不是隔朝相与授受的关系,“岂周公之德不逮禹乎?盖舜之时,在廷莫非君子,而天下已大治矣,其敢逆命者,独有苗而已。纵而不治,未足为害……况又成王幼冲,莅政之初,君子之道不胜,小人不诛而纵之,其祸将不胜救矣。当是之时,虽无十夫之助,周公亦不可已,此所以必征之也”(卷11《语录二·余杭所闻》)
。杨时将周公之德与禹放在同样的层次,“逮周公七年,制礼作乐。昔者文、武所由之政安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改善生产利器-5S与TPM实务.DOC
- 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发展与应用.doc
- 改性壳聚糖在樱桃保鲜剂中应用研究.doc
- 改性纳米黑碳对棕壤有效态Cu、酶活性和微生物呼吸影响.doc
- 改性聚氟乙烯膜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动电现象.docx
- 改性聚氟乙烯膜在油田含油污水处理中动电现象蔺爱国石油学报.docx
- 改良剂对粉砂质涂地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和养分供应能力影响.doc
- 改进DPCA和ATI技术及其对比.doc
-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常见模型及调整策略.doc
- 政府债券、市场微结构与运行效率——基于中国实证研究.doc
- Siyuandong视源动力科技宽带可见光发射模块Tx-LED-R系列说明书.pdf
- 800G光模块自动测试系统说明书.pdf
- YUGE域格 硬件使用指南 NM28 5G RedCap模块 说明书.pdf
- Leica莱卡显微镜DMI8用户手册.pdf
- 山西省吕梁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
- Texas Instruments 德州仪器 直流 直流控制器 TPS23730 说明书.pdf
- Powerleader宝德超节点PR420KIG3说明书.pdf
-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doc
-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扩展模块LX3V-1WTv2用户手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