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超声诊断》-精选·课件.ppt

《肝、胆疾病超声诊断》-精选·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胆疾病的超声诊断 肝脏疾病声像图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正常肝脏声像图 典型肝硬化声像图 肝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和鉴别。 (二)、熟悉 超声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了解 超声在诊断肝脏病变的临床价值; 肝脏的位置与形态 肝脏的上面 正常肝脏声像图 正常肝脏声像图表现 (一)形态与轮廓 肝包膜整齐、光滑,呈线样回声,边缘锐利。 (二)肝实质回声 肝实质呈密集细小分布均匀,回声强度呈中等水平的点状回声。 (三)肝内管道结构 1.门静脉 门静脉的各级分支管壁回声较强、较厚, 管腔为无回声带,走行呈自然树枝状分 布,符合解剖规律。左支呈特有的“工” 字形结构。管径自肝门至肝段逐级变细 2.肝静脉 肝静脉无管壁回声,三大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管径0.6~0.8cm。 肝脏血管正常血流多普勒表现 (一)门静脉血流 彩色多普勒 主干、左支及其分支、右支、右前支表现为红色血流图;右后支呈蓝色血流图。 肝静脉 (二)肝静脉血流 彩色多普勒 显示为离肝血流,呈蓝色血流信号。 正常肝脏的超声测值 (198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超声专题学术会议通过) 肝左叶 上下径 6.2±1.1cm(48.3cm) 前后径 5.8±0.8cm(4.1-7.4cm) 肝右叶 上下斜径 12.2±1.1(10.0~14.3cm) 前后径 11.3±0.9cm(9.5~13.1cm) 门静脉直径 主干 11.5±1.3mm; 左支 8.9±0.9mm; 右支 8.6±0.8mm。 肝静脉直径 左肝静脉 8.7±0.5mm; 中肝静脉 9.7±0.4mm; 右肝静脉 9.6±.05mm。 上下斜径测量方法 右叶前后径测量方法 肝左叶测量方法 弥漫性肝脏病变 一、病毒性肝炎 (一)急性肝炎(dark liver) (1)肝脏肿大或正常,肝包膜光滑。 (2)肝脏实质回声弥漫性减弱。 (3)胆囊壁增厚,可呈“双边影”征。胆囊一般正常大小。 (4)脾脏轻度增大。 (二)慢性肝炎超声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化验或超声引导下肝穿活检 二、肝硬化 1.肝脏形态、大小: 形态失常。早期表现为肝脏增大,肝缘变钝,晚期则表现为肝脏缩小,部分表现为肝左叶代偿性增大,尾叶增大 2.肝包膜异常: 早期无明显改变,中晚期肝硬化时,可表现肝包膜呈波纹状或锯齿状 3.肝脏内部回声异常: 肝内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布不均匀。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回声 4.肝内血管网: 肝静脉变细(常小于5mm)、迂曲,门脉主干及左右支增粗   5.门脉高压征象: (1)门脉内径增大(14mm),脾静脉迂曲内径增大(≥9mm) ( 2 )肝门区和脾门区静脉海绵样变 ( 3 )脐旁静脉开放 (4)胃冠状静脉或胃左静脉迂曲扩张 (5)脾门附近侧支循环形成 (6)脾脏增大,厚径40mm,长径大于120mm 6.腹水 7.胆囊壁水肿增厚,呈“双边影” 8.彩色多普勒表现 (1)肝静脉早期表现正常,中晚期显示为肝静脉扭曲、狭窄 (2)门脉:中晚期门脉血流受阻,主干增宽,血流速减慢。 (3)脾静脉:内径增宽,血流加速。 (4)侧支循环形成 脂肪肝(bright liver) 【超声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的声像图所见 1.肝脏左右叶呈弥漫性、密集的细小光点,比脾、肾回声增高,称明亮肝。肝区回声分布不均匀,前段增高,远区衰减,整个肝区透声性差,似有一层“薄雾”(图8-51A)。 早期多开始于右半肝,密集细小光点的弥漫性分布,肝区透声性降低为主,远区衰减不明显。当左半肝为密集明亮的细小光点充满时多为明确的脂肪肝,肝包膜饱满膨胀,肝实质柔顺性与活动度降低。 脂肪肝声像图分型  弥漫性脂肪肝可分轻、中、重度三型,超声分型见表1。 表1 脂肪肝声像图分型  肝切

文档评论(0)

夏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