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旅游英语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旅游英语翻译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剖析旅游英语翻译   摘 要: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英语的翻译要具备跨文化意识。本文以旅游英语与文化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了旅游英语中地名及景点名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诗词与文化词汇等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意识 旅游英语 翻译方法      一 、引言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贾玉新,1997:23)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因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符号。王佐良先生曾说:“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当翻译界渐渐达成共识,以“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来对翻译进行定义时,也就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仅把翻译囿于语言学研究领域,而应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翻译。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英语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法律、宗教信仰、民俗风尚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旅游英语向游客传递的不仅是景区(点)的具体实用信息,更重要的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尤其对于外国游客,他们来中国旅游不仅是为了饱览中国的名山大川,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体验异域文化。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化。在旅游英语的翻译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 、旅游英语的翻译方法      1.地名、景点名称的翻译。地名的翻译一般适用完全音译,因为此类翻译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不会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如北京(Beijing) 、上海(Shanghai)、桂林(Guilin)等。   景点名称的翻译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法。   音译主要有两种情况:如果景点名称是单音,为了照顾韵节和外国人的读音习惯,最好连同名称后面的“湖”、“山”、“园”等一同译出。如泰山最好译为Taishan Mountain,而不宜译为Tai Mountain。如果景点名称是双音,则不必把后面的“湖”、“山”、“园”等音译出来。如白云山(Baiyun Mountain)、峨眉山(Emei Mountain)。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很多景点名称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如果忽视了跨文化意识,仅采用单纯的音译,不能反映其真正的意义和其中隐含的文化,此时应采取意译。例如“拙政园”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就要比Zhuozheng Garden效果好得多。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   在景点名称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加意译。这种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有利于西方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比如:把天安门广场翻译成Tian’anmen Square,音意译结合,使外国游客一眼便能看懂。如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译成 Heavenly-peace Square,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无法传递出地名的信息。   2.历史人物的翻译。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在介绍文物古迹或历史文化景点的时候,总会联系到许多历史人物。如果只把人物姓名简单译出,不做任何补充说明,游客就不能真正了解。可以采用加注法或借用法对历史人物作解释说明。   加注法就是添加相关的背景资料对人物的生卒年代、身份地位、历史功绩等加以补充说明,让游客对其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不至于一头雾水。如:“秦始皇”可译为 “Qin Shihuang,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ted China in 221 B. C.…”   借用法就是借用西方游客比较熟悉或喜爱的西方文化中的人物来类比旅游资料中涉及到的中国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以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如将济公比作西方文化中的英雄罗宾汉,游客马上就会对济公形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3.历史典故、历史事件的翻译。外国游客对中国的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朝代等并不熟悉,因此翻译时宜增加资料进行补充。比如:“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Longmen Grottoes were firstly carved in Northern Wei Dynasty (A.D.386―A.D.534) when emperor Xiaowen (A.D.471―A.D.499) moved his capital to Luoyang (A.D.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