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是如何学英语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亚萍是如何学英语的 邓亚萍学英语 2001年11月17日 此亚萍非彼亚萍,4年不见,邓亚萍已经是清华大学的硕士生了,一口标准的英语让老外都感到吃惊。近日,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主题是:邓亚萍是如何学英语的? 赛场上的夙愿 学英语的最初想法是在邓亚萍进入国家队后,由于要频繁参加国际赛事,她越发感到知识的不足,尤其是外语方面的欠缺。 在多次的比赛中,惟一给她留下遗憾的,就是语言不通,无法与外国的同行们随时交流。遇到非说不可的事,只能找翻译帮忙。亚萍越来越觉得这样“别扭”———朋友之间说说话,交流交流感情,还要劳驾翻译,多不方便。如果精通外语,哪有这些麻烦?她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下功夫学好外语,解决这个难题。” 终于有一天,她找到张燮林教练,非常认真地说:“张指导,我们每次出国比赛,还要带翻译,整天通过翻译与别人对话,多不方便,我现在想学习外语,你能不能帮我请一个英语老师?” 看着亚萍那既稚气又执著的脸,张教练笑了笑说:“亚萍,你的想法很好,但估计行不通。因为时间和精力都保证不了。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我当运动员时,也曾经有过这个想法,并且也付诸行动了,可是坚持了没几天,就搁下了。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因为我们的工作太特殊了,我没做到,估计你也做不到。” 听了张教练的话,一向倔犟的邓亚萍又显出犟劲来:“你不行,不一定我就不行。” 张教练十分了解邓亚萍的性格,不管干什么事,只要她说做,就一定要做。看来不满足她的要求,肯定不行!不久,张教练果真帮亚萍请到了一位英语教师。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英语教师风尘仆仆地走进了邓亚萍的宿舍。这是师生首次见面,双方约定:每周上两次课,一次一个半小时。 开课了,老师教得十分认真,亚萍也学得非常努力。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她学会了26个英语字母,掌握了几十个常用的单词、短语。英语老师也相当高兴,不断鼓励她:“像这样学下去,你完全可以学好外语。” 谁知,不久,亚萍要参加赛前的封闭式训练,学习中断了。接着又出国参加比赛,等到结束比赛,返回北京,教师再来给她上课,却发现已经学会的短语、单词被忘得干干净净了! 面对英语教师那惋惜的目光,亚萍差点掉下泪来,师徒俩又费了好大的劲,总算把忘掉的东西补上了。可是,正准备上新课时,又赶上赛前的封闭式训练,接着便是比赛…… 这样学学停停、停停学学,反复几次,亚萍觉得挺对不住老师,最后只好向老师表示:“我现在确实不具备学好外语的条件!”她泪眼朦胧地送走了老师,心里却留下了这样的愿望: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重圆学外语这个梦! 教室里的尴尬 1996年底,邓亚萍被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名任命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她明白,这既是国际奥委会的重用和信任,也是一次严峻挑战。 按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奥委会的办公语言是英语和法语两种。因此,每一位国际奥委会官员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地使用英语或法语。然而,这时的邓亚萍,英语基础几乎是零,法语更是一窍不通。当她以奥委会委员的身分首次走进奥委会总部大楼时,听到那些奥委会官员们流利自如地用英语对话,那一瞬间,她心里好生尴尬。 邓亚萍着急了,她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学外语已迫在眉睫了! 1997年11月,邓亚萍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在确定专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走进了清华大学那幽静、雅致的校园。当天晚上,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是文化知识领域里的一棵幼苗,如今有幸植根于清华大学这块沃土,我要在这里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让自己尽快长成参天大树……” 谈何容易呀!邓亚萍终身难忘上第一节课时,自己所遭遇的尴尬──那是初冬里的一个日子,当她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同学们齐唰唰地将目光投到这位世界冠军身上。亚萍懂得,那目光不仅传递着钦佩,也夹杂着神秘。 老师问邓亚萍:“你的英语基础相当于什么水平?”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道:“几乎是零!”就在她的声音传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大家的目光里射出的全是惊讶! 尽管老师内心里也有些吃惊,但还是平静而亲切地说:“没关系,你试试看,能不能将26个英语字母分清大小写,默写一遍。” 看着老师那慈爱的目光,亚萍虽然有点犯难,但还是勇敢地点点头。花了半个多小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26个字母还是没写全,大小写更是难以区别。 回到宿舍,这位曾经在世界乒坛上叱咤风云的姑娘竟流下了心酸的泪水。她一遍一遍地问自己:邓亚萍呀邓亚萍,为什么你不坚持下来呀? 她又打开日记本,一串泪珠洒在那白花花的纸上,晶莹的泪珠犹如一颗颗星星向她眨眼。她赶紧拿出钢笔,用笔尖吸干本子上的泪水,然后端端正正地写下了整整两页的“拼”字。看着这些用自己眼泪和着墨水写下的“拼”字,她有些激动,干脆把这两页纸揭下来,订在自己宿舍书桌的对面,让它时刻提醒自己要在学海里拼搏。 学校对邓亚萍进行了简单测试之后,根据她的实际水平,单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