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雄黄安全性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雄黄安全性剖析

关于雄黄安全性剖析   摘要:本文对重要雄黄的临床毒副作用和以现代毒理学进行了分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供参考。   关键词:雄黄;毒副作用;现代毒理学;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药雄黄( Realgar)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具有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等。现代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雄黄是含砷成分的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同时也是名方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的组成成分,在成方制剂中有着独特的药效,并且约5%中成药品种中含有本品,因此对于本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商榷。   1临床毒副作用   2010 年版《中国药典》( 一部) 规定,雄黄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 As2S2) 计,不得少于 90.0%。其用法用量规定内服为 0.05 ~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As2S2难溶于水,在胃肠道不易分解而从粪便中排出,仅极少部分被吸收。但由于雄黄中含有砒石、铅石、铝矿石等有毒杂质,特别是剧毒物质砒石,其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 As2O3) 可溶于水,易被机体吸收而产生毒性。   国内多名学者对雄黄的药理作用机制、中毒机理和动物体内吸收、分布、蓄积、排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此类药不宜长期、连续服用,以免蓄积中毒,应合理用药。由于雄黄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尤其对皮肤真菌及多种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临床上常用本品治疗带状疱疹、脓疱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溃疡性黑色素瘤等多种疾病。民间素有饮雄黄酒的习俗,对本品的毒性认识不足,导致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毒副作用多有报道。如据彭平建[1]报道雄黄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和功能紊乱,出现头昏、头痛、全身乏力、四肢痛、出冷汗,严重时抽搐、昏迷、惊厥以至死亡; 慢性中毒者,可发生周围神经炎,甚至波及脊髓; 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当雄黄与食物一起加热进食后,对消化道粘膜有强烈的腐蚀性,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出血,剧烈呕吐,吞咽困难,大便呈“米泔水”样; 对肝脏可引起脂肪变性,导致中毒性肝炎或急、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对肾小管、肾小球有直接损害作用,严重时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颜面浮肿、腹水、血钾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病人可死于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系统中毒的病人,心脏有脂肪浸润,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心慌、胸闷、紫绀,血压下降,最终可引起心力衰竭。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等; 皮肤长期应用雄黄,由于砷剂刺激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引起皮肤过度角化,称砷角化病。此外,砷剂对皮肤有刺激损害作用,外用常引起皮疹或皮肤炎症; 中毒量的砷,能使许多脏器组织退变及坏死,氢排出增多;妊娠后内服砷制剂,可致胎儿早产,砷可经乳汁排出,引起婴儿中毒。砷中毒的治疗措施砷中毒以慢性中毒者多见,可选用巯基丁二钠、二巯丙醇或巯代硫酸钠,以促使砷排泄,防治砷中毒。中药可用防己 30g 或用绿豆120g,生甘草 30g 浓煎频服以解毒。   2现代毒理学研究   2.1 致突变作用   孙恩亭等[2]报道了中药雄黄具有致突变的作用。他们采用国际公认的筛选致突变物的方法 -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 微核实验法进行实验: 用雄性小鼠灌胃服用不同剂量的雄黄共 6 周,同时设立阴性对照( 蒸馏水) 和阳性对照( 环磷酰胺) ,测定其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以剂量1.0 g·kg-1诱发雄性小鼠的微核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 P <0. 01) ,而且随着雄黄剂量增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升高。从而提示雄黄具有潜在致突变性。   2.2 细胞毒性作用   李国明等[3,4]在雄黄诱导小鼠血和骨髓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中发现,给小鼠灌服不同剂量雄黄( 125,250mg·kg-1) ,给药 1 周后血中出现较多嗜多色红细胞,给药 2周后血中点彩红细胞增加,给药 3 周后血中可见 Howell- Jolly 小体,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血中红细胞有浅染特点; 从给药第 2 周开始镜下出现淋巴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呈块状聚集,且胞体缩小,随后可见到核逐渐裂解,形成凋亡细胞。有的凋亡细胞浆呈蓝色,裂解成多个小核; 有的细胞浆呈粉红色,裂解的核大小不一; 也有些裂解下来的核碎片连着一定比例核糖体,细胞器由细胞膜包被,脱离细胞,形成凋亡小体; 有的凋亡小体染色质溶解,胞浆少。继续给药,凋亡小体较常见,镜下高剂量组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的出现率高于低剂量组; 骨髓中凋亡小体较常见,形态各异。有的凋亡小体较小,有少量胞浆包被; 有的凋亡小体仅见很少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