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教学剖析

古诗教学剖析   摘要:如何引导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呢?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即:由鉴赏诗歌意象到鉴赏诗歌意境,由诗歌意境到品味诗歌艺术特色和诗歌语言风格。本文就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26   何为意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在诗歌中描写的人物、景物、事件、事物,它们被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思想情感,因而组合成一种形象,传达诗人内心情感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表达方式看,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或写人。诗人不是纯粹的叙事、写景、状物、写人,而是通过这些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或见解。诗人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部倾注在笔下的意象中,让读者透过这些意象去体味诗人含蓄复杂的情感世界或认知世界。笔者现就分别列举不同意象在古诗中的应用。   一、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诗人的自我塑造,另一类是作品中重塑人物或再创造的历史人物形象。   诗人是如何塑造自身人物形象的?   一般说来,诗人善于借助人物的生活环境或言谈举止来塑造自身。这属于正面描写。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二句描写了大雪的情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诗人在古诗中塑造人物常有哪些写法?   首先,诗人塑造一种另类人物。或借助这些人物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或抒写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的看法。白居易就擅长塑造这类人物形象。如他的《琵琶行》就塑造了一个琵琶女的形象,把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同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交织在一起,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生慨叹。   其次,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来抒写人生际遇或借古讽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借助“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这个历史人物来反衬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概叹。白居易的《长恨歌》就借助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揭示统治者的荒淫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他们自己也酿成了无可悔恨的悲剧。是他们的爱恨情仇可叹可悔还是国家衰亡更值得长恨呢?诗人把这一主题挖掘得深刻、隽永。   再次,闺妇形象更是古诗中经久不衰的意象。思妇是古典诗歌中的典型形象。诗人们用她婉曲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有的细腻,有的深沉,有的含蓄,不一而足。但综合比较,无外乎几种情形:   1. 细腻的表达闺妇的情感   例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先写闺妇的天真,春日踏青,精心打扮,登楼望春,她的内心因春日的来临而喜悦。再写女主人睹柳突生情变:青青的杨柳让她感叹韶光易逝,青春不再,不禁思念起远在塞外的丈夫。丈夫如何在边关?都是自己的虚荣,迫使丈夫追求功名利禄,以致错失了春花秋月美好的年华。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少妇久经生活的折磨后的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借思妇揭露战争的罪恶   诗人不写战争的激烈于残酷,也不写战士的埋怨,而是写战士的妻子,用他们的生活揭示战争的惨烈。例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人撷取生活的片断来再现这一主题。一位思妇正举着竹竿追打黄莺。人们会奇怪:她为什么打黄莺?原来女主人不让它啼叫。那黄莺的叫声干她何事?噢,黄莺吵醒了她的美梦。女主人做了什么梦?原来女主人正与丈夫梦里相见,那说不尽的离愁别绪刚开头,却让黄莺吵醒了,怎不叫人惆怅?思妇真的是怨黄莺吗?不!诗人是让人深思:是谁让丈夫长年征战?是什么让她梦中思夫?在层层悬念里让读者明白诗的主题。这种顾左而言他的写法曲尽含蓄之妙。   3. 用思妇喻君王   这种曲笔源于屈原。借此表达自己渴望君主的重用。屈原,把楚王比做梦寐以求的美人。于是演绎了一段扑溯迷离的爱情故事。宋人贺铸就把它发挥到极至。   二、鉴赏古诗中的状物形象   古诗中的状物诗歌很多,但手法多样,内容和情感也不同。   第一类是托物言志。如虞世南《蝉》,诗人借蝉“饮清露,居高声远,非是藉秋风”,来表达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