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功能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功能研讨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功能 一、化学感受器 化学感受对鱼类的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包括获得食物、识别异性、辨别同种和不同种的个体、防御与躲避敌害、抚幼、定向和“归巢”等。化学感受通常包括:嗅觉、味觉和一般的化学感受。 嗅觉器 鱼类的嗅觉器由嗅神经分布,其轴突延伸到嗅球的嗅觉细胞;又通过嗅囊到达端脑及间脑的上、下丘脑。嗅觉发达的鱼类称嗅觉灵敏鱼类,嗅觉不发达的鱼类称嗅觉不灵敏鱼类。 嗅觉器的位置 鱼类有一对嗅窝,位于头部背侧,每个嗅窝的开口被皮肤褶分隔为前后两部,前部进水而后部出水。嗅窝内的嗅觉上皮通过形成辨状的皱褶,使嗅觉的面积大为增加。花辨状的皱褶有圆形、长形和卵圆形。圆形的通常嗅觉上皮面积最小,长形的嗅觉上皮较发达,而卵圆形的嗅觉上皮最为发达。 嗅觉器 嗅觉上皮 鱼类的嗅觉上皮位于隔离的感觉区和柱形纤毛细胞区分开。嗅觉上皮由嗅觉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组成。有的鱼类还有大型的瓶状粘液细胞和插入上皮的胶质细胞。嗅觉细胞是两极的初级神经元,发出细长的树状突到达上皮表面,树状突末端稍膨大并具有纤毛,称为嗅结。嗅觉细胞基部分布有细小的嗅觉神经纤维,它穿过基膜,在粘膜下层结集而形成嗅神经小束,并向后中止于嗅球,和在神经纤维球的嗅球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嗅球的信息通过两个主要的神经纤维通路,外侧和中间的嗅束而传送到端脑基部。中间嗅束的一些神经纤维直接通到下丘脑。 嗅觉器 嗅觉 鱼类具有灵敏的嗅觉,经过训练后能辨别纯粹的气味和品味的物质。鱼类的嗅觉上皮对许多化学物质的敏感性阈值范围和哺乳类相似;有些鱼类对特定物质的敏感性可达到了狗的嗅觉。 味觉 味觉器 鱼类的味觉感受和其它脊椎动物一样是通过味蕾。味蕾呈橙形,由味觉细胞、支持细胞和基细胞组成。顶部形成味孔,味觉细胞呈长梨形,顶端有短的微绒毛和许多电子稠密的小管。味蕾的基部有神经纤维分布,它们和味觉细胞形成突触联系处有许多小囊。 味蕾的分布 板鳃鱼类的味蕾只分布于口部和咽;而硬骨鱼类还分布于鳃弓、鳃耙、触须、鳍等;有些鱼类味蕾分布于整个身体的表面。第七(面)、第九(舌咽)和第十对(迷走)脑神经发出神经分支分布于味蕾。味觉发达的鱼类在延脑两侧形成明显的面叶和迷走叶以及小的舌咽叶。 味觉 味觉反应 味蕾对糖和盐的敏感性较低,切除嗅叶后对这些物质的敏感性没有影响,证明味觉确实存在。对鲤鱼的研究表明,颚部的味蕾对味觉起主要作用。将舌咽神经细分为单个神经纤维,发现它们对有味物质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通常有些神经只对特异性物质有反应,而多数神经纤维都对醋酸起反应。当两种化合物同时或相继刺激味觉细胞,还会出现抑制性的相互作用。 一般的化学感觉 一般的化学感觉 鱼类的皮肤分布许多脊神经的神经末稍,它们对化学物质产生反应,但其敏感性要比嗅觉上皮和味蕾低。 生物学意义 寻觅食物 鱼类寻找食物要通过视觉、机械感觉和化学感觉,其中嗅觉是许多鱼类确定食物位置的主要感觉器官。食物的气味能使许多鱼类保持其摄食行为,但确定食物的方位通常需要通过水流带来食物气味引起的嗅觉,然后朝向水流游动,直到发现食物。 一般的化学感觉 诱导异性的生殖行为 许多鱼类的雌鱼或雄鱼在生殖时释放性外激素于水中,异性的鱼类通过嗅觉感受这种刺激并传送到中枢神经,诱导促性腺激素分泌和交配产卵行为。 辨别同种个体和结群 鱼类通过皮肤分泌粘液引起的嗅觉反应而识别同种或不同种个体。 一般的化学感觉 感受警报物质 鱼类的皮肤含有特化的上皮细胞,当皮肤受损伤时,它们把起着“警报物质”作用的内含物释放到水中,同种的其它鱼感受后产生惊吓反应,使鱼不规则地剧烈游动。这种反应,出现于一尾鱼受到损伤的鱼群中,可能对鱼群逃离捕食者起重要作用。洄游的大麻哈鱼对人或熊的气味十分敏感,人在鱼梯处洗手就会使大麻哈鱼停止向上洄游几小时,并在下游兴奋地打转,表现出警戒性反应,直到气味消除为止。 一般的化学感觉 洄游过程的定向 嗅觉信息对洄游性鱼类的定向十分重要。嗅觉在“归家”洄游的最后阶段起着向导的作用,而这种嗅觉辨别本领是在嗅球或嗅觉上皮。同时,不同洄游群都有自己特异性的记意。 二、机械感受器 触感受器 能感受接触固体物质,主要分布在口和唇部。板鳃鱼类的触觉器在吻部很丰富,是带有罗氏壶腹的粘膜管和感觉板,管的末端开口体表,基部是壶腹,管内有感觉细胞,壶腹末端有神经纤维和小血管分布。电鳐的感觉薄板呈球形,是封闭的组织,基部是一块粗厚的腱板,上方铺以由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感觉上皮,神经纤维通过腱板而分支到感觉上皮的感觉细胞,由感觉细胞感受外界固体物质的存在。硬骨鱼类也有类似的触感受器。在鱼类的触觉中,痛觉的反应很弱,并主要存在于头部。 侧线器官 低等板鳃类 侧线结构简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