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研讨

高考专题之文言实词 ——通假字 偏义复词 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被替代的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如何在文言文中发现“通假字”呢?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小知不及大知。 3.失其所与,不知。 三、在结构中把握。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悉形声结构规律。这为利用汉字形体结构掌握通假字打下了基础。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2.被明月兮佩宝璐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如何发现通假字?(总结) 一、在读音中辨析。 二、在例证中认知。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 三、在结构中把握。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熟悉形声结构规律。这为利用汉字形体结构掌握通假字打下了基础。 我们如何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文意?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终老不复取。 毋内诸侯。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卒起不意 3.因击沛公于坐。 4.芳菲菲其弥章。 5.举酒属客 6.合从缔交 ②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1.秦王还柱而走。 2.此小大之辩也。 3.距关,毋内诸候。 4.偭规矩而改错。 1.常在床蓐 2.蒲苇纫如丝 3.云销雨霁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③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1.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总结 发现通假字后如何正确找出本字? 综合练习 1.信义安所见—《苏武传 》 2.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3.旬有五日而后反。《逍遥游 》 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5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8.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苏武传》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根据“偏义复词”的特点,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确定句中的这类词: 一、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怎么翻译呢? 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二、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哪个词是偏义复词呢? 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三、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兄”“逼迫有弟兄”中哪几个词是偏义复词呢? 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有些词只能这样从全文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解释。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通假的原则是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二、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