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英书法及碑帖鉴定对后世的影响.docxVIP

张伯英书法及碑帖鉴定对后世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伯英书法及碑帖鉴定对后世的影响

张伯英书法及碑帖鉴定对后世的影响   张伯英是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碑帖鉴赏家、收藏家、诗人、学者,他的书法作品融合碑帖两家之所长,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碑帖临习的态度上也有着深刻的思考与真知灼见,他的书法艺术和碑帖鉴定观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些学者,对后世有重要启迪作用。   张伯英书法碑帖结合,毫无做作的痕迹,是现代碑帖融合的典范。作为当时有名的收藏家,北魏《张黑女墓志》原拓(孤本),唐摹王羲之《此事帖》等,都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他这种保护民族文物,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为人称道。张伯英严谨的碑帖鉴赏观念,不轻信古人题跋,严格考据,现今的书学评鉴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伯英先生的影响。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于厂肆得见伯英先生所书墓志拓本,起初以为是新出土的墓志,但看到落款后方知是先生所书,大为钦佩,赞之曰:“可见北朝书法的八法之妙,已融于先生指间矣。”后拜其门下,得其真传。启功先生在《张伯英书法集》序言中赞道:“物聚所好,前贤早有明言,法书名拓,每聚于勺翁门下,实由识力所及,因缘又其次也。”另外还有评价曰:“先生仙逝已50余年,追忆教言,尤有理解未足处,其愚钝可惭,而求教未足,仰叩未尽为可深惜也!”足可见伯英先生对启功的深远影响,如今我们在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尤其是楷书中能够看出很多地方受到张伯英楷书的影响。   1949年伯英先生病逝于北京小来禽馆,齐白石大师惊闻噩耗,遂提笔在张伯英《阅帖杂咏》册后题诗曰:“写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来者复何人。”以聊表对伯英先生的缅怀敬慕之情。   吴元真先生在《校点记文》中所述:“张伯英是这一时期(按:清末民国)帖学研究的佼佼者,他对帖本的书法艺术价值和版本沿革,以及真伪的鉴别乃至帖本的递藏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以评论、考证、题记、书跋、诗文等各种形式表述在先生的手稿内。可以说对帖本的鉴定评定之学发展到张伯英所在时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先生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堪称翘楚。以后帖学研究者多引用先生的研究成果,如容庚等著名学者从中受益匪浅。”  著名碑帖学家容庚的《从帖目》也深受张伯英先生在碑帖鉴定方面的影响,其中所阐述的观点,凡是和张伯英的观点相同的地方全部以“伯英曰”的形式出现,可见伯英先生的碑帖评鉴对后世书学的影响。   德风堂画廊期购销于右任、石鲁、黄胄、何海霞、刘自椟等名家书画作品,名人字画定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德风堂画廊向藏家郑重承诺:凡在德风堂画廊购买的书画作品,均附有德风堂画廊出具的保真证书,以及部分当代艺术家创作作品时的照片及视频影像资料。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