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洞窟修建经济原因初析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洞窟修建经济原因初析
本文以敦煌文书记载为依据,结合后人在洞窟分期、修建以及敦煌文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吐蕃统治敦煌前后两个时期洞窟营建的经济原因,指出敦煌的一般民众是敦煌莫高窟洞窟修建的主要施主。有了他们广泛而积极的参与和施舍,在吐蕃统治敦煌后期,中到大型窟的修建成为可能,而经济是洞窟开凿规模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吐蕃统治敦煌洞窟营建经济因素
作者陈双印,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兰州大学历史系敦煌研究所讲师
安史之乱爆发后,经过十多年战争摧残的敦煌,满目疮痍,经济调蔽,一般民众生活困苦不堪。与之相反,吐蕃统治时期,敦煌莫高窟洞窟的营建不仅没有衰退,相反有很大发展。在吐蕃统治敦煌的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莫高窟仅新开凿洞窟达57所,加上重修和补绘盛唐未完工洞窟31所,数目惊人!
关于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新修及重修、补绘前朝洞窟,樊锦诗、赵青兰两先生有最权威的研究:“系统地收集了吐蕃占领时期约57个洞窟的结构、壁画的布局、题材与内容、塑像的组合与内容、造像特征、供养人服饰等方面的资料,参考了前人在装饰图案与屏风画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出了约47个保存较好的洞窟,进行了样式论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纪年洞窟为标尺,按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以上各项资料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结合洞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期与年代的研究,由此我们将吐蕃占领时期的莫高窟分成早、晚两期。”“吐蕃统治之早期:莫高窟此期共开窟约29个,补绘前代洞窟约20个,后代重绘者约5个。”“吐蕃统治之晚期:此期共开窟约28个,后代重绘者约6个。……此期洞窟又可分成前、后两段。1前段洞窟:现存洞窟18个。洞窟规模一般为中型,少数为小型偏大或大型窟,与前期洞窟相比,洞窟规模扩大很多,且窟型更加规范。2后段洞窟:现存洞窟四个:7、358、359、361窟。窟形基本同前段洞窟,第7、361窟的窟形有所变化,新出现?J顶双层龛。”这一研究成果,纠正了敦煌研究院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敦煌石窟内容总录》部分洞窟分期错误,使敦煌莫高窟吐蕃统治时期营建洞窟的分期更科学,更权威,为深入研究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洞窟营建提供了可靠依据。
吐蕃占领敦煌的具体时间,众说纷纭:马德等依据颜真卿《唐故太尉广平文贞公神道碑侧记》主大历十二年(777)说;杨铭、徐松、翟理斯、向达、陈祚龙、藤枝晃、史苇湘、李正宇等依据《元和郡县图志》卷40沙州条主建中二年(781)说;劳贞一、苏莹辉(旧说)等主贞元元年(785);陈国灿依据S.3287v《子年记履倩等户手实》中的记载主贞元二年(786)说;戴密微、饶宗颐、苏莹辉(补订说)依据《唐陇西李府君碑》主贞元三年(787)说;安忠义依据S.3774《丑年十二月沙州僧龙藏牒》主贞元四年(788)说。
由此看出,对吐蕃占领敦煌的具体时间,学界争议很大,前后差距达十一年之久,樊锦诗、赵青兰对吐蕃占领时期洞窟分期,以“公元8世纪80年代至9世纪40年代为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时间划分还是比较模糊,却采用了“洞窟的结构、壁画的布局、题材与内容、塑像的组合与内容、造像特征、供养人服饰等方面的资料,参考了前人在装饰图案与屏风画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出了约47个保存较好的洞窟,进行了样式论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纪年洞窟为标尺,按照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以上各项资料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结合洞窟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期与年代的研究”③的研究方法。因为不以时间为主要依据,而是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考察了很多方面,避免了单纯以时间为依据对洞窟分期的不足,所以有关沙州陷蕃时间争议,对樊、赵关于吐蕃占领时期修建洞窟数量的统计,影响不大,他们对吐蕃占领时期洞窟数量的统计应该是可信的。
如果以最早的大历十二年(777)为敦煌陷蕃时间,那么到大中二年(848)张议潮收复,吐蕃统治敦煌达71年;如果以贞元四年(788)为依据,则有60年时间。事实上,对敦煌陷蕃时间无论做如何划分,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莫高窟新开洞窟57个,补绘、重绘前代洞窟31个,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在莫高窟开凿洞窟的数量!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莫高窟新修、补绘和重绘洞窟数量,甚至超过了盛唐时期,其中原因,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原因,还没有专文进行过探讨,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
为方便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参照樊、赵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洞窟分期做法,也将吐蕃统治敦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为吐蕃占领敦煌之初到8、9世纪之交;后一时期,从公元9世纪初到40年代末。需要强调说明,对吐蕃占领敦煌所做的前、后分期,只是针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洞窟而言。
吐蕃统治敦煌前期,莫高窟新开凿洞窟29个,补绘前代洞窟约20个。从数字来看,新修洞窟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