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厦门大学大学语文第一讲研讨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文学;成均:
相传为“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时期的学校名称,“成均”名称最早见于《周礼》、《礼记》,“五帝名大学为成均”(董仲舒)
成均本义为“宽阔、平坦的场地”,为全体氏族堆放粮食、娱乐、聚会、宗教祭祀的地方,行“礼乐之教”
为萌芽形态的学校,具备了语言、音乐、文字的基础,具有了专门化倾向
;庠
庠有二义:一为“米廪”lǐn,粮仓(《礼记.明堂位》);二为敬老养老之所(《孟子.滕文公上》)
氏族社会末期已经有了等级的划分,老人也分国老与庶老,而养老的场所也对应为“上庠”(大学,于郊外)与“下庠”(小学,于城内宫中)。而老人往往因德高望重,知识丰富而兼有教育后辈的责任,与老人有关的“庠”也就逐渐成为施教的场所。
“庠”的教育化功能的初现,约于夏朝立国前后,故后代常称为“虞庠之学”(唐尧、虞舜、夏禹);序
古代典籍记载为“学射之所”,即为对专门技艺培养的地方,后常“庠序”并用,泛指地方学校
校
《周礼.夏宫》记载:“六厩成校”,因而,“校”最初与军事训练相关,与后来学校的含义有所不同
;西周:教育制度的开始
“学在官府”,“民间无学术,也无学校教
育”——教育的等级化
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国之重臣也为帝王之
师——教育的权利化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保,保其身体;
博,傅之德意;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
也。”
;西周的学校:国学(王公诸侯的学校)、乡学(地方学校)
“国学”按年龄与程度分设“大学”(9年)与“小学”(7年)
为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有四学、五学之称。
所谓五学:五学之制,已有分科分教的意思
中“辟雍”(环水而建,亦为“太学”)为承师问道、天子自学、
举行盛典之所,由太帅、太保、太傅主之
南“成均”,南学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之
北“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之
东“东序”,为学干戈羽龠yuè之所,内乐师主之
西“瞽gǔ宗”,为演礼之所,由礼官主之。 (东、西、南、北之学又称四学)
诸侯所设大学则??为简单,仅有一学,半面临水,故称“泮(通畔)宫”
;“辟雍”本是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所设立的大学,到西汉时才逐渐转变为国
家“行礼乐,宣德化”的重要礼制建筑。宫殿上圆下方,四周环水,以象征天地
四时、九州十二月等,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
;西周小学设在王宫的左边,属于宫廷贵胄学校的性质,其学生是王太
子、公卿、大夫元士子弟。
入学年龄因学生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别:
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人大学。
公卿的长子、大夫元士的嫡子,则是十三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
其他众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则是十五岁入小学。
入学资格也有严格的限制:
奴隶被剥夺了入学受正规教育的权利
平民只能入乡学接受小学教育,其中只有少数人经升学选士,才有进入
国学的一线希望。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学习的基本内容:
“大艺” :礼(外学)、乐(内修)、射(射箭)、御(武术)是大学课
程
“小艺”:书(写文字)、数(计算)为小学课程;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孔子所办“儒家私学”为大
“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与游学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有教无类”——“礼不下庶人”
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化,专业教育人员出现
“学而优则仕”:学为政(天下公器)
教学相长,《大学》、《中庸》教育专著的出现
;汉代:官学与私学并行
官学:中央官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私学:书馆、经馆
中央官学:传授儒家经典的太学
教师为博士(官职名)
学生为京都或京郊内18岁以上,地方的优秀学生,后官僚子弟学
生也可进入
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创建,专门研究文学艺术)
官邸学(宫廷学校)
地方官学:培养本郡官吏,推荐优秀学生
定期举行礼仪活动,向民间社会普及推行教化
书馆(家馆/乡熟):蒙学教育,专业基础教育
经馆:著名学者聚徒讲学之所(董仲舒,王充);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太学、国子学(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宗学(皇室)、四门学(寒
门庶族)
隋唐:国子监——教育管理机构的建立
中央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科举制度的建立
宋:书院的兴盛——政府办学力量的减弱
科举取士规模的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 《白洋淀纪事》阅读测试题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必考名著《白洋淀纪事》导读+知识点汇总.pdf VIP
- CQJZDE-2008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选读《湘行散记》导读.doc VIP
-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CQJZDE-2008.doc
-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知识点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劳动教育》章节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名著《湘行散记》知识点+习题(共12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