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1》-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元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关汉卿 第二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第三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第四章 宋元南戏 第五章 元代散曲 元代文学绪论 一、元代社会概况 1、在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城市商业经济日益繁荣。 2、在政治上,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且吏治腐败,阶级压迫深重。 3、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活跃松动的态势。 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当时大都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 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发展,杂剧、散曲、南戏、话本等通俗文学在元代都非常兴盛。 民族压迫,矛盾尖锐 元朝民族等级表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维吾尔人等 第三等 汉 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 女真等族 第四等 南 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 其他民族 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创作 元灭金后,因蒙古贵族对文化的作用还未重视,八十多年未举行过科举考试,文士失去进身之道,落到社会的底层。宋末元初人郑思肖记载当时十种等级的职业分类:“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儒生地位排第九,在娼妓与乞丐之间。 二、元代文学概况 元代文学大致可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止,其间约134年。 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分杂剧和散曲两种,杂剧是戏剧,散曲是清唱曲。元曲流行的区域主要在北方大都一带,故也称北曲。元杂剧的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纪君祥、康进之等,后期作家主要有郑光祖、乔吉等。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南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琵琶记》。 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大套、散套、大令。内容上,散曲非常庞杂;风格特征上,诗庄、词媚,而曲则以“俗”为特点,不讲含蓄,追求诙谐情趣,“以俗为雅”。 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乐府耳。” 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三、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一)中国戏曲的形成 1、先秦:戏曲的胚胎期 娱乐性歌舞; 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的装扮表演;西周时宫廷专供贵族娱乐的优,也叫俳优、倡优、优伶 2、汉唐:戏曲的雏形期 汉代的“百戏”,是多种伎艺的演出,为戏曲向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代出现了《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代面》)《踏摇娘》和滑稽小戏参军戏,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终于形成。 3、宋金:戏曲的成熟期 表演各种伎艺的场所——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肆)。瓦舍中表演不同伎艺的看棚四周围上栅栏,叫“勾栏”,其中就有专供杂剧演出的剧场。 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和参军戏的通称,宋代也采用这个名称,指化妆人物演述故事等各种戏剧性表演,也叫杂戏。 金代的戏剧称“院本”,意思是戏班演出的戏剧;诸宫调(说唱文学) 。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吸收诸宫调等说唱文学的成就而形成的成熟的戏剧形式。 (二)元杂剧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商业贸易南北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 第二、元代的统治集团不甚重视以汉族为中心的传统礼教,遂使文学艺术有条件向通俗普及方面发展。 第三、元代从立国之初即采取一种压制和歧视汉族和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 以上种种情况在客观上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元杂剧应运而兴盛起来。 (三)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 1、南北方戏剧圈: 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南方戏剧圈以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沙卡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