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浦城城市山水格局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浦城城市山水格局剖析

古代浦城城市山水格局剖析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自然山水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从而根据各地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形成各具特色城市山水格局。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地区典型城市浦城县的古城山水格局研究,从其城市建设历程出发,探索在城市建设中山水格局要素有哪些,为当代城市建设及风景营造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浦城 城市营造 山水格局 要素   中图分类号: J21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之中赖以生存的基地,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因地域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其最终形态千差万别。当今中国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基本是在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影响下的成果,形成“千城一面”的格局,然而这并不符合中国城市多样性的要求,研究中国历史城市的山水格局特色,对于我们当今中国城市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踞八闽上游,界闽浙赣三省。在历史上作为福建的“北大门”浦城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城市,自古为中原入闽第一关。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武夷山地区的组成部分,其不但拥有独特优越的自然环境,且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城市山水格局建设   1、城市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时候,自然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首先要对自然环境有所认知,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条件,遵循自然的规律,如何避免自然灾害,如何因借自然山水,为生存提供稳定的物质资源。“浦城当闽浙之冲,为八闽锁钥,三省咽喉,无事则四达必由之途,有事则百战必争之地。其所以亟亟然,为崇墉广堑固垒深沟计者,非仅为一方保障而已也。”城西北地势川谷纵横,武夷山脉沿县境迂回诘屈延伸,形成岗峦罗列、山谷沟涧的地形。武夷山脉和仙霞岭在县北际会,沿县境迂回诘屈延伸,形成四面环山,岗峦罗列。城南则是南浦溪由东向南迂回而下,浦城则依托武夷山脉,筑城于平原。从而形成吴山峙其左,西岩环其右,前拥回龙之秀俊,倚横峰之奇的城市格局。从区域角度来讲,浦城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浦城不仅注重城池建设,同时在各个关口设置关隘,形成整体的防御体系,护卫县城。   2、城郭形态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城垣是都邑之地的屏障,也是一个都邑的象征,更是人工入自然山水之中的最直接的方法,对于城垣的建设可以看出其对于山水格局的认识。浦城县的城垣历史悠久,历代且对其的建设营造不断,总是在前人的设计之上进行再设计,以完善其整体的人居环境。最终形成东控越山之翔翥,南接柘溪之环绕分列五门,建以楼橹,移置社稷山川坛于城南北,增修学宫、城隍庙以镇于中的城郭形态。   3、城市轴线   古代城市讲究“相地”重视整体布局,建筑的构图要与山水地形相结合,进行建筑的艺术构图,寻找最佳的与自然互动的位置。吴良镛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城市观念是建设者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浦城轴线是由其自然山川而定立,从浦城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在水平方向形成“西岩山――皇华山――越王山――吴山”这样一条水平轴线,这条轴线同时也将城市的路网水平方向的的道路走向控制。同时县治所在地之所以历代不变,正是因为县治地处在“横山岗――回龙山”这条纵向轴线上。这两条横纵轴线控制着城市的空间格局。   4、风景建设   在读各地的地方志中,每个城市几乎都有“八景”、“十景”、等等,以精准的语言来概括城市的风景名胜,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传统。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录南浦八景为:吴山耸翠、梦笔晴岚、天心月华、凤池云影、锦工石壁、南浦绿波、仙林春色、越台晚照。明代胡昱所著《八景胜游记》中对于县志八景有具体的描述:“屏障东方,如芙蓉之列秀者,曰‘吴山耸翠’。环吴山之侧,溪流激石,砰湃有声,曰‘南浦绿波’。汇而回抱学宫之左,每霭敛霞舒,烂若铺天之绮,辉映上下,曰‘凤池云影’。又折而北以迄于西,梵宇联络??之间,虚室容光而生白,曰‘天心月华’。自西徂东二十里,冲涛旋濑,如毂练?莹,屹立其中,曰‘锦工石壁’。迤城西北为孤山,江淹梦授五色笔处,因名之曰‘梦笔晴岚’。至于佳卉异木,堆红逞碧,蓊然?然,文通为题十五颂,则曰‘仙林春色’。林之前,遥有台以镇之,日暮将瞑,独受斜晖,紫绿万状,曰‘越台晚照’。”从胡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景致的建设并不只是停留在单一的自然风景建设,更是体现了人文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以人工之能补山岳之秀,以山岳之秀毓人物之秀,这些人工建筑正是用于提升和把握山水形胜、为其赋予特定的人文内涵的。   二、山水格局要素分析   从上述对于浦城山水格局的建设分析中可以得出,城市山水格局要素具有以下四个方面:   1.山水之特   浦城以其得天独厚的地貌结构,融碧水丹山于一体,组成一派山清水秀、意境超远的大地景观。浦城县于环山之中,城旁南浦溪蜿蜒而过,将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