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方干旱区湖泊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碳储量特征研究-地理学报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2): 319-324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北方干旱区湖泊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碳储量特征研究
——以乌梁素海为例
*
刘旭,李畅游 ,贾克力,张生,史小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30 cm 中有机碳空间分布以及碳储量特征,
分析了有机碳来源以及总氮、总磷、水生植物、沉积物质地对湖泊沉积物碳固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全湖有机碳密度空间分
布明显,总体呈现湖区北部高于南部,在湖心处其密度最高。在垂直剖面上,有机碳含量随着深度递减,表层大于底层。沉
积物中C/N 比率在9 ~36 之间,平均值为20.2 。有机碳有内源和外源,其中外源为主导。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碳沉积速率
-2 -1 -2 4
为169.55 g·m ·a ,有机碳密度为5.21 kg∙m ,30 cm 深度沉积物中,碳储量为 134.39×10 t 。乌梁素海沉积物固碳能力与总
氮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总磷没有相关性,说明总氮与有机碳具有同源性,总氮主要以有机氮形态存在。有机碳含量主
要吸附在沉积物粘粒中,其中全湖63 μm 和63 ~125 μm 颗粒中的有机碳含量占总粒径有机碳量的51%和22% 。乌梁素海
水生植物以芦苇为主,其面积占湖区近 1/2,随着近30 年来了芦苇面积的增加,促进了沉积物固碳能力。
关键词:湖泊;湿地;干旱区;有机碳;碳储量;沉积物;乌梁素海
中图分类号:X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3 )02-0319-06
引用格式:刘旭,李畅游,贾克力,张生,史小红. 北方干旱区湖泊湿地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及碳储量特征研究:以乌梁素海
为例[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2): 319-324.
LIU Xu, LI Changyou, JIA Keli, ZHANG Sheng, SHI Xiaoho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torage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carbon in
sediments of lake wetland in northern arid areas: a case study of Wuliangsuhai Lake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 13,
22(2): 319-324.
湿地生态系统包括天然沼泽、河流、湖泊、浅 北干旱区湖泊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河
海和滩涂湿地以及人工湿地(稻田、水库等) 。全球 套平原乌梁素海湿地的调查取样,综合分析了沉积
湿地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 4% ~5%[1] ,它在维持生 物剖面(30 cm 以内)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有机碳来
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等方 源及其来源和影响因子调查,并计算出有机碳积累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湿地碳循环已经成为全球碳循 现状,为合理地开发、利用、恢复和保护湿地,以
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碳 及精确估算该地区湿地有机碳储量状况,提供一定
循环研究内容之一,湿地土壤(或沉积物)全碳和有 的理论依据。
机碳动态及其分布特征倍受人们关注。湿地虽仅占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陆地总面积的 4% ~5%[2] ,但其碳储量高达 450 1.1 研究区概况
Gt[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