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品牌建设问题文献总结.docVIP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品牌建设问题文献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品牌建设问题文献总结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品牌建设问题文献总结   摘要: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行知品牌更是小学教育界、乃至中国整个教育界最富盛名、最有代表性的品牌,而在全国120多家以“行知”命名的小学中,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更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综合论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于南京行知小学的研究,提出了南京行知小学品牌建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旨在对其品牌建设和其他学校品牌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行知小学;品牌建设;文献综述   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品牌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学校品牌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必然现象。”①如何认识教育品牌现象以及如何创建和经营学校品牌已经是学术界以及各个学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行知小学研究概述   (一)关于行知小学的研究   关于行知小学的介绍,以早期的新闻稿居多。在程辰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对于行知小学的概况做了总体介绍,而综合性论述其发展历程最为全面的当属行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的著作――《走在行知路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全面地介绍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凝练了其品牌特征,分享了行知小学如何从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小学的成功经验。行知小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转折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各具特色,经历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赏识教育和赏识管理等五个特色管理模块,现已基本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2015年1月10日,行知小学即将迎来更名三十周年的纪念日,行知小学从当年五里村的农村小学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品牌小学中的一面旗帜。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2014年会暨第十届行知教育三国论坛上,一段《精彩行知路,悠然三十年》的纪录片很好地记录和展示了行知小学的发展历程。   “黑屋子,土台子,里面住着泥娃子,平时在家,拔草种瓜,家里没活,到校上学”。这是五里村小学当年的真实写照,如今来到这里,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题写的校牌空灵飘逸,青石铺就的银杏大道悠长而宁静,错落的现代建筑尽显通透与摩登,齐康院士义务设计的徽式教学楼黑瓦白墙,一派徽州民居的写意。大气、大志、大爱,行知校园不经意间便散发着如此高雅的格调。这是一片希望的田园,一方美丽的花园,一座典雅的校园,这就是我们大家的行知苑――含苞待放,生机盎然。1981年,五里村小学的“行知实验班”是破土的种子,播下这个种子的是一群执着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行知人,在崎岖的山路上,泥泞的田野里,刺骨的寒风中,有梦想为伴,有激情想随,有行动开路。1985年1月10日,县教育局将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初担校长重任的杨瑞清忍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时节虽还是严冬,我校却尽吹着春风,春风带来了一个新生命,江浦县行知小学从此诞生!”行知实验班,不留级实验班,学前班,扫盲班,家长学习班,村级大教育,这样多的实验,当时恐怕被看做是潘多拉的盒子,但行知人就是敢做那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时刻践行行知文化的精髓,生活教育,爱满天下。然而,诸如留不住骨干教师,办学经费捉襟见肘之类的困难始终无法摆脱。此时,改革的春风正席卷着神州大地,是该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了,于是有了晓庄师范第二附小的挂牌,有了校办工厂的经营,有了实验农场的创举,可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行知人在期待着新的突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先生的话此刻有了不一样的启示,它似乎第一次那么重要地指导着行知人的行走方向,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原汁原味的大自然,再多的钱也造不出多姿多彩的大社会。1994年,行知基地应运而生,“晓来采茗煮春寒,身许虾兵不识荷。黍薯才黄秋已老,制陶雪也作悠然。”这是何等的惬意!行知基地的成立是在村校联合的基础上达成的新的联合,那就是“城乡联合”,从此,行知之路柳暗花明。20年来,行知基地接待20多万城市学生,成为令人向往的社会实践乐园,本世纪初,周边8个村小陆续并入,行知路延伸到了长江岸边,老山脚下。2005年,新加坡南洋小学师生来校活动,行知人开启了国际联合之路。从此,行知之路洒满阳光。10年来,国际联合之路越走越宽,已有近万名境外师生来这里走近行知文化,融进乡土文化,体验南京文化,领略长江文化。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同行共同搭建的“行知教育三国论坛”已延续到了第十届,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学校”。中华文化体验中心,国际汉语教室的设置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让境外师生浸润着儒家文化气息。录播教室、信息发布系统的装备和“电子书包”实验的开展,又让行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外部的先进经验可以引进来,本校的师生得以走出去,对话世界,放开视野,加快成长。2014年,青奥会让行知之路延伸到了地球村的每一个角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