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通“赅”,备也。 见:通“现”。显现。古今字。 第七段 是役也,余诚以前代诸贤,注有未备,间 有舛错,掩质埋光,俾至道不尽明于世者, 迨四千余祀矣。因敢忘陋效矉 ,勉图蚊负。 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故凡遇 驳正之处,每多不讳,诚知非雅,第以人心积 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 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此余之所以载思而 不敢避也。 矉:“颦”的异体字,皱眉头。 《庄子·天运》: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人见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庄子·秋水》: “且夫智不知是非之境,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 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 缽: “钵”的异体字。 第八段 吁!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之训?言之未 竟,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其是其 非,此不在余,而在乎后之明哲矣。虽然,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断流之水,可以鉴 形;即壁影萤光,能资志士;竹头木屑,曾 利兵家。 是编者倘亦有千虑之一得,将见择于圣人 矣,何幸如之!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 手,一言一字,偷隙毫端。凡历岁者三旬, 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所谓河海一流,泰山 一壤,盖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后世有子云其悯 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相成之 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时大明天启四年,岁次甲子黄钟之吉,景岳子自序于通一斋。 十二律: 黄钟、大吕、太簇、夹钟、 姑洗、仲吕、蕤宾、林钟、 夷则、男吕、无射、应钟 景岳名介宾,别号通一子,越之山阴人也。其父为定西侯客。介宾年十四,即从游于京师。天下承平 ,奇才异士,集于侯门。介宾幼而浚齐,遂遍交其长者。是时金梦石工医术,介宾从之学,尽得其传。以为凡人阴阳,但以血气脏腑寒热为言。此特后天之有形者,非先天之无形者也。病者多以后天戕及先天。治病者但知有形邪气,不顾无形元气。 自刘河间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其害已甚。赖东垣论脾胃之火,必务温养,救正实多。丹溪出,立阴虚火动之论,寒凉之弊,又复盛行。故其注本草,独详参附之用。又慨世之医者,茫无定见,勉为杂应之术。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虚而补之,又恐补之为害,复制之以消。实而消之,又恐消之为害,复制之以补。若此者,以药治药尚未遑 。 又安望其及于病耶?幸而偶愈,亦不知其补之之力,攻之之力耶?及其不愈,亦不知其补之为害,消之为害耶?是以为人治病,沉思病原,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一时谒病者,辐辏其门。沿边大帅,皆遣金币致之。 * 《类经》序 张介宾 【阅读提示】 张介宾: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      “人体虚多实少” 《类经》: ——以《灵枢》启《素问》之微,            《素问》发《灵枢》之秘 《类经》特点:  分类明确,轻重界限恰当  比《内经》原文浅显畅达  校正了旧注的不少缺点和错误  附录二十多篇论文,以抒己见 第一段   《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也,与天地同,与日月并,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 《左传·昭公十二年》: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第二段    按晋皇甫士安《甲乙经序》曰:“《黄帝内经》十八卷,今《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即《内经》也。”而或者谓《素问》、《针经》、《明堂》三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葆衡等叙,业已辟之。此其臆度无稽,固不足深辨。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 辨:通“辩”。 观坡仙《〈楞伽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什一!《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夫《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故玄晏先生曰:“人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虽有忠孝之心,慈惠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 儒家十三经: 《诗经》、《尚书》、《易经》、 《仪礼》、 《周礼》、《礼记》、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孝经》、《尔雅》、《论语》、《孟子》 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 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 玄要,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 正,而绝人长命。所谓业擅专门者,如是哉!此 其故,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其于至道未 明,而欲冀夫通神运微,仰大圣上智于千古 之邈,断乎不能矣。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