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教学中“阶梯”的设计-浅谈物质的量概念教学-课件.ppt

“物质的量”教学中“阶梯”的设计-浅谈物质的量概念教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概念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不断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解悟,结合新概念的学习或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 后面,学生会逐步把提问单上的问题内化,自动进行提问 * “物质的量”教学中“阶梯”的设计 —浅谈物质的量概念教学 胡 思 广州市铁一中学 1、化学概念是关于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理性知识,是剥离了具象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态。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事物与现象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 2、化学概念是发展思维、培养化学能力的基础 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 化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一、运用生的直观形象,使获得有关概念的感性知识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参与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三、温故知新,实现概念同化 四、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概念理解 五、横向联系,纵向梳理,建立概念网络 六、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元认知水平 化学概念的教学策略 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内容紧跟第一节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后,一方面体现化学计量这一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体会如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引入适当物理量来推进研究进程。 “物质的量”教材分析 一、对“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出现觉得突然。 二、“物质的量”概念系统中各种量的关系及相互转换。 1、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摩尔的基准 2、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及相关问题 3、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4、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之间的关系 三、微粒中的层次意识不强,各种微粒数间的相互转换困难。 1、分子数、原子数、质子/电子数、离子数之间的转换 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们的化学教学中,在遵循思维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问题,让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学生提示思维的方向,从而减少思维的盲目性;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了蕴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理解,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思维水平 物理量产生的由来 剖析概念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我们在将物质的量的概念形成还原给学生过程 中,以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集合体、量的关系为依托,分化出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论侧面,使之能借助经验事实,变得容易理解。 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在教学中丰富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使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一些相关的材料转化为富有生活意义的问题,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 变式训练、提供反例、组织讨论 帮助学生实现概念的系统化,形成完好的认知结构,建立概念网络,从而被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 沟通联系、建立概念网络 1、教给学生概念的方法——提问清单 围绕一个概念,设置如下提问清单: (1)关键词是什么? (2)它的上位、下位概念或并列概念是什么? (3)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4)条件、结论是什么? (5)有无特例? (6)能用自己的话下定义吗? (7)如何应用? (8)与它相似的概念有哪些?有何异同? 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元认知水平 2、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1)我是怎么逐步理解这个概念的? (2)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3)碰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 (4)通过什么方式克服了困难? (5)某个错误是怎样导致的 通过这种反思,使学生不断产生反省的认知困难,既优化了认知策略,又培养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元认知水平 概念的学习会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形成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 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联系生活经验或利用实验、模型、挂图、录像、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抽象概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形成概念,是最普遍应用的概念教学策略。 * * 当学生受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因素影响,思维过程受阻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设计一套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思考题,启发、诱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 * “当物质的动态变化涉及到2种或2种以上的物质(化学中的纯净物或分子)时,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反应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宋心琦。从方程式微观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化学研究过程中数微观粒子的必要性,如果能知道肉眼可见的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微粒的数目,可能更能接近本质。 * 关键字词规定着概念的内涵及使用范围。学生只有对关键词语的真实含义弄清楚了,才会对所学概念有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学业生用

文档评论(0)

明若晓溪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