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龙门山地震带考察报告:地质危害威胁灾区.doc
汶川龙门山地震带考察报告:地质危害烕胁灾区
9月22日夜,北川县曲山镇景家村,强雷雨。
雷声将睡在帐篷里的记者震醒,伴随着炸雷和倾盆大
雨,从远处的高山上也不时传来巨石滚落和石头相撞的轰 隆声,而山下便是被“5 ? 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彻底摧毁 的北川县城。
9月23日清晨,景家村村民李秀琼舀了一瓢水,一边 洗脸,一边望着远处的高山,自言自语:“山要垮了!山要 垮了!”
9月13日至26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跟随中国治 理荒漠化基金会的地质专家,深入“5 ? 12”四川汶川特大 地震映秀震中区、被地震严重破坏的龙门山前后山和“封 城”北川等地,历经滑坡、崩塌、泥石流、余震和强雷暴 雨袭击,实地考察次生灾害和灾区重建情况。
考察发现,在引发“5 ? 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龙门 山地震带区域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 害严重,植被、水体、土壤等自然环境退化,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下降,人均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部分地区己 不具备大规模恢复重建条件。
地质危害“威胁”灾区
9月23日上午,考察队员们走到一处可以望见北川县
城全景的地方。让大家吃惊的是,22日还可以在北川县城 废墟中行走的街道,已经多半被泥石流掩埋。许多倒塌的 建筑要么不见踪影,要么只露出小半个头。正在筹建的北 川“地震博物馆”老县城一半以上被泥石流掩埋。
十I据四川当地气象部门报告,9月23日至24日,北川部 分乡镇24小时降雨量达到毫米。擂鼓镇、陈家坝等乡镇泥 石流和山体滑坡严重,多处道路受阻,民房被冲毁。唐家 山堰塞湖也因泥石流堵塞泄洪槽,水位上升了 5
十I
至24日1 2时,连续降雨己造成四川江油、安县、北川
等地震灾区1100多间房屋倒塌,被困群众达6⑻0多人, 而其中不少人是地震后重返家园的。
“震后我们就担心雨季期间会引发各种次生灾害。情 况果然很严重。”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的地质专家杨勇说 在进入北川之前,考察队一行在震中区映秀,以及羌 族集中居住区萝卜寨、龙溪村寨见到的景象则更让人揪心 9月14日,考察队首先到达被当地人称为“地开花” 的震中地区__汶川县百花乡蔡家扛村。在陡峭、湿滑的 山道上行走约一小时后,展现在眼前的便是巨大的开裂口。 “大地就是从这里裂开的。” 75岁的村民姚功明告诉记者, “山谷里的石头都是从地底下喷发出来的。地震后,山上 总是有石头滑下来。”
地震将村民何学林家的果树全部毁坏,房屋也被夷为
平地。“像震中这种地方,如果让农民回迁,他们将面临着 更为恶劣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也会造成二次破坏,加 剧地质灾害。”杨勇认为,震中地区作为地质公园保存起来 可能更有价值。
住在映秀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渔子溪4组村民赵福秀 同样担心地震后,自己的家园还能不能居住。9月15日上 午,考察队员们冒着随时可能跌落崐江的危险,翻越数百 米长的滑坡体,到达映秀镇渔子溪村对岸。赵福秀的家就 在对岸的半山腰上,全村的房屋已经倒塌。杨勇等地质专 家们发现,渔子溪村4组全部建在一个巨大的沟前堆积体上, 村后山头已发生大面积崩塌,即便没有地震,也随时都有 滑坡和崩塌的危险。
9月15日下午,考察队到达距汶川15公里、海拔197 0米的雁门乡萝卜寨。这是一个建在岷江南岸高半山台梁上、 羌族人集中居住的寨子。记者发现,建在台梁上的数百间 房屋己悉数倒塌。“全村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共死亡44人, 目前村民都被安置在临时过冬房或救灾帐篷内。”萝卜寨党 支部书记马前国说。
“整个台梁就是一个古滑坡体,随着岷江切割的加剧 和台地前沿的失稳,地质灾害活动将更加频繁。”杨勇发现, 这里的台梁己经出现了多处地裂缝。“要在这里重建非常危 险。”杨勇担心,不少准备遗址重建的高山村镇同样存在严
重的地质隐患。
汶川县龙溪村龙溪寨的处境则更为严峻。龙溪寨建在 海拔1905米的山梁上,村庄的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崖。在这 次地震中,龙溪寨倒塌和损坏民房89间,死亡牲畜1 982 头(只),死亡9人。
“这里己经成了一片废墟,重建难度极大。”龙溪村村 委会会计余朝伟领着专家们查看了村子周边的多处地裂缝 他说:“地震后,村民们维持生存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恢复 重建了。”
在彭州、安县、德阳等地的一些山区,考察队也发现 了大量的滑坡、崩塌山体、大面积泥石流和十几个堰塞湖 艰难的重建
而事实上,考察队见到的景象仅仅是四川地震灾区的
缩影。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院士9月4日在国 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四川汶川地震及灾损评估情况发布会上 透露,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 质灾害。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 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
根据9月1 9日国务院公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总体规划》,整个地震灾区亟须治理的重大地质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