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哲学研究的两条路径诠释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哲学研究的两条路径诠释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网.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研究的两条路径诠释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网

哲学研究的两条路径:诠释与创新 陈 波 摘 要:哲学研究有两条不同路径:一是面向原典和传统,着眼于诠释和继承, 并可 以通过创造性诠释走 向理论创新;二是面 向学理性 问题和当代现实 问题,在深 厚的学理基础上,谨守学术规范,从事哲学理论的开拓创新。 目前 中国哲学界的严 重问题是:前一种 占据绝对支配地位,而后一种几近阙如。正确的选择应该是:百 花齐放,让不同的研究方式相互竞争,共同营造当代 中国哲学的繁荣。 关键词:当代 中国哲学 文本研究 创造性诠释 原创性研究 作者陈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 (北京 100871)。 哲学研究有众多路径,由此建构出不同学术共同体所遵循的不同范式。我把哲学研究的路 径主要概括为两条:一是面向原典和传统,二是面向问题和现实。前者着眼于诠释和继承,后 者着眼于开拓和创新。从地域上说,欧洲大陆、中国和东亚文化圈的哲学界偏 向于第一条路径, 英美澳加哲学界等偏向于第二条路径。①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当代中外哲学研究的现实,对这两 条不同路径做一些探索、阐发、比较、反思和评论 ,以此就教于国内哲学界同仁 。 值得一提的是,以牛津哲学家威廉姆森 《哲学的哲学》 (2007)一书②的出版为标志,欧美 哲学界近些年开始了对哲学本身的任务、使命、方法、基本预设、学科性质等等的反思,元哲 学和哲学方法论研究方兴未艾 。下述 问题成为关注热点:哲学研究究竟是面向语言、概念或思 想,还是像 自然科学一样 ,面向外部世界本身?哲学是不是人类认知这个世界的总体努力的一 部分?如何评价 19世纪末和 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中所发生的 “语言转 向”或 “思想转 向”?它 们带来了什么样的积极成果,同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或是带有哪些根本性缺陷?哲学这 种在 “扶手椅”(armchair)中所进行的研究能否产 出关于这个世界有价值的认知?哲学研究与 *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 目 “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争——回顾、批判与建构” (12AZX008)和 “分析哲学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新探”(12ZD072)的阶段性成果。 ① 有三位国外学者合作撰文,其中谈到当代西方哲学的现状: “在欧洲大陆 ,在很大程度上只有哲学史, 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波兰是例外。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 ,大多数哲学家都不是哲学史家。在欧洲大 陆,把哲学几乎等同于哲学史,这反映了对哲学领域内任何理论雄心的极大怀疑。这些断言几乎是没 有争议的,看看欧洲大陆哲学家的出版物就容易明白这一点 。” (KevinMulligan,PeterSimonsand BarrySmith, “W hat’SW rongwithContemporaryPhilosophy?”Topoi,vo1.25,2006,PP.63—64) ② TimothyWilliamson, PPhilosophyoJ、Philosophy,Malden,OxfordandCarlton:BlackwellPublish— ing,2007. ·58 · 哲学研究的两条路径:诠释与创新 其他 自然科学在 目标和方法上有什么异同?哲学研究也需要 “证据”吗?如果需要,是 “文本 证据”还是来 自外部世界的 “经验证据”?传统上重要的那些哲学区分,如 “必然性和偶然性”、 “分析性和综合性”、“先验性和后验性”等等,究竟是否成立?其根据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理论 后果?哲学研究需要诉诸 “直觉”、 “想象”和 “思想实验”吗?哲学研究是否需要引入问卷调 查等类型的实证研究方法?由这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在哲学论战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有可能建立 所谓的 “实验哲学”吗?如此等等。 一 、 面向原典和传统,传承文化和文明 (一)为什么要面 向经典文本和思想传统 黑格尔有言:“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① 一种事物的实现有它之所以如此的原因、理 由和根据。以此分析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或许能够尽可能做到 “同情的理解”。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这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