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文化剖析
历史文化剖析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所关注。校本课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对“历史文化探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受益匪浅。
一、开发目的
1.适应高考,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近几年,无论是全国历史高考试题,还是本省高考历史试题,都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试题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考查考生参与社会实际生活能力,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高考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试题提供了大量课外材料,有的是匪夷所思,有的是天马行空。学生平时温书迎考中,若只是抱着课本,埋头苦读,死记硬背,是适应不了这些新变化。
2.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开设“历史文化探究”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从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可见,开设历史校本课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二、校本案例:《福州三坊七巷》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历史文化探究”初选十个课题作为校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十二生肖与干支纪年》、《旗袍与中山装》、《北洋水师的覆灭》、《红军长征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界冲突》、《美国对中国的包围》、《我们共同家园――福鼎》等,现以《福州三坊七巷》课题为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1.课程目标:
(1)了解福州三坊七巷的历史概况、坊巷名人,认识近代以来福建爱国志士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通过探究林觉民《与妻书》,通过为“福卅l三坊七巷”写一篇导游词,了解福州三坊七巷的过去和现在;(3)通过学习坊巷名人的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2.课时安排:一课时
3.课程内容:
(1)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形成于闽王王审知时代。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2)坊巷名人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的推手角色。如:“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人称“世纪老人”的冰心,“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五四”运动引发者林长民,“一二?九”运动组织者陈矩孙,“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
(3)琳觉民《与妻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一封《与妻书》,海峡两岸不约而同地都将它收入中学课本。
3.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