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教育思想全解
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 陕西师范大学 杨洁 福禄倍尔——学前教育思想家 弗里德里奇.福禄倍尔( 1782—1852年)是德国十九世纪上半期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创办的幼儿园和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对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幼儿园的创始人 “幼儿教育之父”。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1、早年孤独生活。 1782年,福禄倍尔出生在一个德国小乡村的牧师家中,当福禄倍尔还在襁褓之中时,其母亲就去世了。此后,福禄倍尔的生活里充满了孤独、挫折和冷遇。 幼时,他不善读书,受到父母、老师的鄙视,悲观和失望笼罩着他的生活,使他内心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反抗情绪,同时也使他内心具有强烈的被爱和被关注的渴望。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2、学习探索时代。 1800年,福禄倍尔从母亲遗产中得到一小笔款子,于是他进入耶拿大学学习。 这时,耶拿大学可谓大师云集,席勒、杰斯、谢林、费希特、黑格尔和赫德等都曾在此讲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如饥似渴,一方面学习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测量学等学科,一方面从大师身上吸收着精神与热情。 这一时期是福禄倍尔迅速成长的时期。 由于经济原因,福禄倍尔被迫离开耶拿大学。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为了谋生,福禄倍尔从事过许多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观了裴斯泰罗齐的学生开办的学校,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进入这所学校任教。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教育,他拜访了裴斯泰罗齐,并在伊弗东工作了几年。此时他逐渐意识到裴斯泰罗齐教育思想的缺陷而踏上了教育研究之路。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3、教育研究生涯。1816年,福禄倍尔受寡嫂之助,开办其自己的学校;在学校实践着裴斯泰罗齐的教育思想。但好景不长,几年后学校被迫关闭。 1826年,他写了《人的教育》一书,系统的阐述了他的教育和教学主张。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1837年,福禄倍尔转而研究幼儿教育,在勃兰根堡开办学前教育机关,招收3—7岁幼儿,研究幼儿教育; 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幼儿教育思想,发明了系列幼儿教具“恩物”(gifts)和作业、游戏等。 看着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和茂盛的花草生活在美丽的庭园一般,于是,1840年他将自己的学前教育机关命名为“幼儿园”。 (一)福禄倍尔的生活 4、宣传幼教思想。 1844年,福禄倍尔离开勃兰根堡,开始周游德国各地,推广幼儿园运动和培训幼儿教育师资。 其思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1852年夏天,福禄倍尔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二)哲学观及学前教育原则 “宇宙精神”(即神)是万物存在的根源,是神在主宰着一切。 三项学前教育的原则 统一的原则 发展的原则 适应自然的原则 统一的原则 既然宇宙万物都是神创造的,是神创造意志的体现;那么,在宇宙间,人和自然是统一的,自然界和精神生活是统一的,它们的发展都服从于同一个法则,即神的意志。 因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起和发展埋藏在人体内的“神”的来源,用其原话即“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唯一最终目的,是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能在自己的生活里,……从人性中体现出神性”。 他认为,这个法则是全部生活和教育的出发点;福禄倍尔将教育目的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在教育目的论中注入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发展的原则 “发展”是福禄倍尔最为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他受谢林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一样,是不断趋于完善,不断发展的。发展的法则是普遍存在的; 因此,他认为教育制度应当建立在儿童不断成长、发展的观点上,应当遵循儿童的“内在”生长法则。教育工作者应当创造条件,使他们在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同样得到发展,使其内部所蕴藏的神的本源很好得表现出来。 理论根据是错误的。教育的使命在于发展儿童的力量与能力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其理论的基础却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 适应自然的原则 福禄倍尔接受了裴斯泰罗齐的教育适应自然的解释,而确定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为了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是教育要追随儿童的天性。(以修剪葡萄为例) 儿童的天性是善的,它表现为四种本能:这都是“神的本源”的体现。 活动的本能 认识的本能 艺术的本能 宗教的本能 教育要追随活动的本能,就是要唤起和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教育、教学在原则上应当是顺应的、被动的,而不应当是强制的、命令的和干涉的。 (三)论幼儿园及教材教法 1、重视学前教育,创立教育机构 福禄倍尔极为重视学前教育。他将幼儿期看成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神圣和自然的起点,因此,他将学前教育直观地列入人的整个教育过程,看作是人真正教育的开始。 福禄倍尔看到当时小资产阶级的母亲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也没有受过相应的教养训练,不利于儿童的早期发展。因此,他认为建立幼儿园非常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