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慢性病社会医学防治讲解
第十四章 慢性病的社会医学防治 数据: 2002年,卫生部死因统计(ICD-10)显示,农村和城市前五位死因相同,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 目前我国每天有约1.3万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0%以上。 2001年全国用于慢性病的治疗费用418.817亿元。 教学目的 学习慢性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征、三级预防以及慢性病的社区诊断和社会医学防治。 教学要求 1.掌握慢性病的基本概念、三级预防和社会医学防治。 2.熟悉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contents 一、慢性病的概念:(chronic disease) 通常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美国慢性病委员会推荐,具有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征的疾病可视为慢性病。 A、患病时间是长期的 B、病后常留下功能障碍的 C、疾病的原因常可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D、因病情不同,需要不同的医疗处理 E、因病情差异需要不同的康复训练 我国: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恶性肿瘤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心理异常和精神病:抑郁症 慢性肝肾疾病:肝硬化 其他各种器官的慢性、不可逆性损害 慢性病的特点 二、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病种构成 慢性病的自然史 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1993年和1998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全国合计 城市 农村 1993 1998 1993 1998 1993 1998 按人数 132.1 128.2 192.7 200.9 105.9 103.6 计算 按例数 169.8 157.5 285.8 273.3 130.7 118.4 计算 地区分布 慢性病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 (比如:脑血管疾病与气温、气压、湿度等) 脑卒中的死亡率从南到北逐渐上升,从东向西逐步减低;城市高于农村。 心血管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南方低于北方,农村低于城市。 食管癌北方发病率高; 肝癌与地理环境有关,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温暖、潮湿多雨、低洼,江河地区和沿海岛屿) 人群分布 性别: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 (1998年第二次卫生服务调查:男117.2‰,女139.6 ‰ 年龄:2003年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提示年龄每增加10岁,慢性病患病率增加50%以上。 民族:中国人鼻咽癌高发,印度人口腔癌症高发;世居藏族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高于其他同出生于青海高原的其他民族。 病种分布: 2002年,卫生部死因统计(ICD-10)显示,农村和城市前五位死因相同,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 慢性病自然史的阶段划分 危险因素 三、慢性病的社会危害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比1991年增加31%。估计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185-219/10万人,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脑卒中,每年死于脑血管病150万人。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第二位死亡原因,估计每年脑卒中费用约120亿元人民币。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为2000多万,另外近2000万空腹血糖受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死亡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7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分别约为70万、117万和150万。比较70年代与2004年癌症死亡率,城市由91.8/10万上升到126.4/10万,农村由80.8/10万上升到119.7/10万;在各类死因顺位中,均由第2位上升到第1位。 目前我国每天有约1.3万人死于慢性病,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0%以上。 1994年全国慢性病的治疗费用为418.817亿元,年均递增17.72%,占同年卫生总费用的28.9%; 美国1997年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为441亿美元,间接费用540亿美元。 contents 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属于综合性预防保健,涉及预防、医疗、康复、心理、行为、社会多个领域,需要多学科协同分担完成。 慢性病自然史的阶段划分 一、一级预防 (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无病防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疾病预防。 双向策略(two pronged strateg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求职陷阱教学课件.pptx VIP
- 叙事护理案例分享演讲课件-.pptx VIP
-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对象感.ppt
- 审计学(第11版)秦荣生习题答案.pdf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试题(答案).pdf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开题报告2800字.docx VIP
- 统编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学解读与集体备课.pptx VIP
-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四章价值观念.pptx
- CAM软件:Siemens NX CAM二次开发_(4).UGOpenGRIP脚本编程技术.docx
- 口腔正畸主治医师资格考试(代码357)题库(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