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适应压力引发心理问题个案剖析报告
因适应压力引发心理问题个案剖析报告
[摘要]本文是一例因适应压力引发心理问题的个案报告,学生李某离开原来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大学,面对不熟悉的人群和学业压力,导致内心冲突,并出现了焦虑、抑郁等消极症状。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运用有关心理辅导理论和技术,对个案的心理困扰进行分析和辅导,探讨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困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焦虑;心理困扰;心理辅导;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3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20 [本刊网址]http;∥
一、基本资料搜集
(一)一般资料
学生李某,女,汉族,20岁,大一新生,身高154CM,身材偏瘦,家中唯一女儿,进入大学4个月后,因期末考试压力,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恐慌、入睡困难,对外界失去兴趣,自言自语,一个经常独处某个地方,不去上课,逃避考试,经医院检查,暂无躯体性疾病。
(二)个人成长史
李某出生于农村,幼小时,父母为了生计,经常外出打工,将她寄养在亲戚家中,因寄养家庭的某些变化,李某经常被寄养于不同的亲戚家中,父母因忙碌,一般只在节假日时间去看望她。每次见面后,一般李某只会悄悄地看着父母离开。在她幼小爱哭闹时期,一般父母会趁她睡着时,悄悄离开。李某被寄养期间,亲戚和邻居们经常会和她开玩笑说父母不要她了,要去生个弟弟了。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高中,进入大学,父母依然常年外出打工。据求助者讲述,小时候有时会怀疑是不是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才将她寄养到亲戚家的。父母的关心都是因为她初中和高中成绩比较好。此时,李某看到同学和老师时会全身紧张、害怕、手不停地搓着,自卑感很强,人际关系较为被动、在同学眼中有些孤僻,承受力不强,碰到些许挫折就会诱发其消极情绪,逃避课堂,逃避考试。
(三)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自卑、焦虑、失去兴趣和自信心、睡不好觉,早上头晕得厉害,已经有两个多星期了。
自诉:目前很不想上学,害怕考试,特别担心考不及格,已经有一门不及格了,不想再考了。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后来奶奶去世,就跟着爷爷。爷爷有一次身体不好住院了,就到了姑姑家。姑姑家有一女儿在读书,有时候一起做一会儿作业,姑姑女儿比我大,高中毕业后就上大学了,我还在读高中,因表姐不在家,不怎么方便,后来就跟着爷爷过。到了大学后,刚开始感觉还行的,就是不喜欢考试,现在一想到有一门课已经不及格,感觉没什么希望了,自己一无是处,心慌,烦躁不安,早起时总是头昏脑涨的,非常自卑,和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他们不理解我。
(四)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衣着随便,脸色发黄,略显疲劳,陈述过程中思维断断续续、问一句答一句,有点像挤牙膏,全身紧张,手不停地揉搓着,低着头,多次鼓励,仍然不敢正眼看他人。目前对学习没什么兴趣,不想上课,就想一个人待着。晚上想到有一门考试不及格,就难受,很难睡好觉。平时很少和同学一起吃饭,有时就自己随便啃个什么东西。
(五)心理测试结果:
艾森克个性特征测量(EPQ):精神质P 30、内外向E 30、神经质N 65延时程度L 30,人格内向不稳定。
SCL-90:总分148分,强迫症状2.0,抑郁2.5,焦虑2.5,人际关系2.3,其余各项因子分均小于2,以焦虑症状为主。
SDS:59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来访者得分略高于标准分,有轻度抑郁。
SAS:65分,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超过标准分15分,有中度焦虑。
二、评估与诊断
(一)目前状态评估
1.生物学原因
李某,幼时被父母辗转寄养于不同亲戚家中数载,缺乏安全稳固的成长环境,一直依赖于自己唯一的优势学习成绩来取悦他人,这种认知对求助者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2.社会性原因
李某,因面临新的环境,有适应的压力,又面临期末考试,在学业过程中遇到某门课不及格,打击很大,内心极度恐慌,诱使求助者产生幼时的错误认知,进而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
3.心理原因
李某因缺乏稳固的家庭环境,对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顽固性,存在明显的错误认知和不合理理念,李某的错误认知造成自卑性格的形成,由于自卑,又使她产生更为不合理的信念。李某存在以偏概全、选择性消极关注等认知模式,常常夸大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把负性事件主要归因于自己。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该求助者虽然有一定的客观事件等诱因,如考试不及格,表现出的焦虑不安、紧张恐慌、情绪低落等症状,差不多有三周了,谈话中思维断断续续,话语明显减少。根据李某情绪低落,思维缓慢,精神运动性迟缓等症状,特别是以情感低落为主,同时具有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