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荀子》助动词平面浅析
《荀子》助动词双平面浅析-汉语言文学
《荀子》助动词双平面浅析
□相银歌
摘 要:文章主要对助动词的名称、性质、判定标准作了探讨,并从语义语法双平面对《荀子》中的助动词作了穷尽性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助动词是一种辅助性的动词,是对逻辑主语与谓语间关系在情态意念上作出判断与评估,并无动作意义,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
关键词 :《荀子》 助动词 语义平面 语法平面
一、关于助动词
(一)名称及性质
助动词本是西方某些语言中附着在动词上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在我国是由马建忠首先将其引借进来的。《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指出:“凡动字所以记行也,然……有不记行而惟言将动之势者,如‘可’‘足’‘能’‘得’等字,则谓之助动,以期常助动词为功也。”①章士钊《中等国文典》正式定名为“助动词”。其实在我国助动词还有一个名称——“能愿动词”,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里面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的,有一部分是表示原望之类的意思,所以又叫‘能愿动词’。”自此,语法界便开始倍加关注这一现象。一般语法界将其定义为:助动词专用于修饰动词,常位于动词前,表示可能、意愿、应该、遑暇等②。
关于助动词的性质,学术界曾进行过热烈讨论。吕叔湘先生指出:“助动词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语法引进来的,原文的意思是‘辅助性的动词’,很多人以为是‘辅助动词的词’,那是误会”。“辅助性的动词”属于动词的范围,“辅助动词的词”除助动词外,还有副词、形容词,某些名词、数词。现在学术界大多承认助动词是动词的一种,是辅助性的动词。
(二)判定标准
助动词很容易和动词特别是副词混淆,为了将它们区别开来必须确立一个判定标准。曾有人用意义标准归结却用形式标准去描写、规制,这样难免显得有些方枘圆凿了。
我们知道,动词一般可以重叠,助动词则不能;动词加动词,第一个动词有时候可以抽掉,而助动词加动词时助动词都可以抽掉;逻辑上动词带体词宾语是常例,助动词不能带体词宾语。助动词可省却动词而独立使用,副词除在系词上可代系词外一般很少脱离被修饰的词;逻辑上副词还可以修饰名词谓语、形容词谓语,而助动词只是动词性谓语的修饰成分;副词修饰动词大多在动词之前,有时也可在动词之后,助动词修饰动词则只位于动词前。因此我们可以再结合助动词的性质从语法和语义两个面确立判定标准,认为凡助动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
1.语法功能方面:不能重叠;大部分能进入“X③不X”格式或“不X不”的双重否定格式;在逻辑上只能出现在动词或动词性成分的前面,与后面的直接成分多为偏正关系,充当中心语的大都是谓词性词语。
2.语义方面:在语义上并无动作意义,只是对句义赋予判断、评估等情态意念;所表示的情态意念既不指向句子所述的对象,也不指向对对象的陈述。
二、《荀子》中的助动词
根据助动词的判定标准,我们判定出了《荀子》中有“可”“能”“耐”(通“能”)“敢”“肯”“欲”“愿”“宜”“见”“为”“足”“得”“可以”“足以”“得以”共15个助动词。下面从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对其加以分析,并以之作为对助动词性质的再检验。
(一)从语义平面来看,可分为四小类
1.表可能类:可、能、耐(通“能”)、足、得、得以、可以、足以
(1)然则从者将孰可也?(《荀子?非相》)
(2)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
(3)能而不耐任,且恐失宠,则莫若早同之,推贤让能而安随其后。(《荀子?仲尼》)
(4)小人成群,斯足忧也。(《荀子?宥坐》)
(5)故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愚不得以谋知,是以万举不过也。(《荀子?君道》)
(6)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荀子?富国》)
2.表意志类:敢、肯、欲、愿
( 7) 贵而不为夸, 信而不处谦, 任重而不敢专。(《荀子?仲尼》)
(8)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过不肯悔。(《荀子?成相》)
(9)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荀子?大略》)
(10)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荀子?赋》)
3.表应该类:宜
(11)郊止乎天子,而社止於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荀子?礼论》)
4.表被动类:见、为
(12)比干见刳,孔子拘匡。(《荀子?赋》)
(13)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子?修身》)
其中第一类例(1)中助动词“可”独立使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