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剖析
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剖析
摘要介绍了彭阳县林业科技示范建设情况,主要包括林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现状、林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林业科技投放及相关配套政策等,以期促进当地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林业科技;示范建设;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9-0196-01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土地总面积2 528.65 km2,其中耕地面积14万hm2。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残塬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为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建县以来,彭阳县立足县情,坚持生态立县,狠抓科技创新,大力开展林业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取硬措施、硬作风落实硬任务,抓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示范点建设,在节水工程抗旱造林、经济林示范园综合管理、旱地仁用杏丰产栽培、山杏低产林丰产改造、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科技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推广了以“88542”隔坡反坡水平沟整地为主的旱作林业技术,并在工程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19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712 km2,森林覆盖率达到24.2%,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效果。
1林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现状
1.1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设情况
全县共有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11个,主要承担营造林技术推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林木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林果设施栽培等技术管理。现有林业技术推广人员89名,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14名、林业工程师65名。
1.2工程建设
自1994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杏一果”扶贫开发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技引导、典型引路的措施,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达到治理一个流域,建立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确定了以红、茹河流域为中心产业区,建设以苹果、梨、核桃、花椒、鲜食杏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以蒲河流域为中心产业区,建设山杏、仁用杏为主的“两杏”基地,通过抓基地、建示范、强管理等措施,累计经济林基地建设面积达3.2万hm2,建设施栽培日光温室137棚,面积10.47 hm2,发展优质葡萄、杏、桃、李,年果品产量达34 289 t,总产值达到4 000万元,新建科技示范园17个,示范面积2 200 hm2。
1.3技术管理
在林业生产建设中,通过科学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了隔坡反坡水平沟(“88542”工程)抗旱工程造林整地技术,苗木栽前蘸生根剂、定植后主干缠膜或涂抹保水剂、杏树截干深栽、覆膜套袋、节水微灌等旱作林业技术,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均提高了4%;加强果园技术管理,大力推广果树早施、深施基肥技术和夏季修剪技术,苹果幼树采用小冠形及轻剪长放多留枝的修剪技术,提高果树产量。强化苹果树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等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技术,总结推广以埋土适期摘心、剪除副梢、人工落叶、喷保水剂、埋土为主的幼树安全越冬技术,提高整体综合效益。采取山杏低产林多接点高接换头技术,优化山杏品种[1]。
1.4林业技术合作情况
先后与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开展森林病虫害及有害生物防治研究课题项目合作,重点研究天牛、沙棘木蠹蛾防控综合利用技术;与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合作研究半干旱山区生态植被恢复与综合利用技术,获宁夏自治区科技成果。与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旱地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获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2林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
2.1彭阳县黄土区防护林体系高效配置及可持续经营技术综合示范项目
项目实施期限为2002―2004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94.67 hm2,其中退耕地造林354.67 hm2,荒山荒沟造林140 hm2,栽植两杏、山桃、核桃、大果沙棘等树种40万株。采取梁峁顶部荒山营造灌木生态型薪炭林、上部陡坡退耕地、荒山营造灌木混交型水土保持林、农田地埂营造生态经济型农田地埂防护林等12种林草配置模式。组装配套了集流蓄水整地、小苗截干深栽、节水窖灌等6项技术措施。项目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1 km2,治理程度达94%,造林成活率提高了15%。总结了不同坡位、区域及立地条件下整地方式及造林密度,为黄土丘陵地带营造水保林、生态经济林、公路防护林、农林复合型经济林、庭院经济林建设树立了样板[2]。
2.2彭阳县节水抗旱工程造林技术试验示范科技支撑项目
项目实施期限为2003―2004年,累计完成造林150 hm2,其中集水工程整地造林示范造林116.67 hm2,节水灌溉技术示范33.33 hm2。采取不同降水区域树种配置、集水工程整地等10项技术措施。综合了一系列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形成了节水、保水及补充灌溉等一套综合技术体系,有效提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