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方案.DOC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方案

东北林业大学关于做好2019年 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各招生单位: 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以下简称“接收推免生”)是研究生多元招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和激励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有效机制。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8〕10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精神,现将我校2019年接收推免生工作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接收推免生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突出能力考查,强化科研创新潜质、科研能力、专业素质与思想品德考核,实行择优选拔。 二、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公示拟录取推免生名单,畅通咨询和申诉渠道,切实做好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凡违反政策开展的推荐或录取工作,以及进行的相关承诺,一律无效。 三、在推免生复试录取期间,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将到招生单位检查、监督复试工作。 四、有关接收、复试、录取等各环节及详细要求见《东北林业大学接收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实施办法》(附件2)、《东北林业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附件3)、《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办法》(附件4)。 五、复试期间咨询电话详见《东北林业大学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附件5) 六、本通知未尽事宜由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1: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2:东北林业大学接收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工作实施办法 附件3:东北林业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附件4: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与录取办法 附件5:东北林业大学各单位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咨询电话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8年9月5日 附件1: 东北林业大学 201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李 斌 副组长: 陈文慧 蔺海波 成 员:纪委办公室(监察处)、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研究生院、研工部等部门负责人 下设两个工作组: 1. 招生工作组 组长: 邹红菲(代) 成员: 邹红菲 马玲 曲发义 曲洪亮 秘书: 王新政 黄金 2. 招生监察组 组长: 蔺海波 成员: 王爱民 王博 附件2: 东北林业大学 2019年接收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是重要的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是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研究生连续科研创新的有效途径。根据《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直博生工作实施办法。 一、接收学院、学科及接收人数 林学院:(0907)林学9人、0713生态学1人; 野生动物资源学院:(0907)林学3人; 生命科学学院:(0907)林学2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29)林业工程7人;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0829)林业工程1人; 机电工程学院:(0829)林业工程1人; 工程技术学院:(0829)林业工程1人;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0710)生物学1人。 二、接收考核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撰写本科学习及科学研究情况汇报; 2、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由接收直博生学科组成考核小组对申请人科研及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考核意见; 4、拟接收直博生导师考核意见; 5、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复试)小组审核; 6、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三、其他有关事项 1. 直博生学制5年,均为非定向招生。已被接收的直博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否则,将取消直博资格。 2. 直博生第一学年为硕士课程学习阶段,课程考试合格后自动转入博士学习阶段。 3. 直博生助学津贴发放标准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除助学津贴外,招收直博生的导师应保证充足的可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