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年推优核医学希望之星奖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年度推优
核医学“希望之星”奖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余飞,男,39 周岁,医学博士、博士后指导教师、博士生导师、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核医学工作18 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
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杂志》上海编
辑分部副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主任。作为第
1 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经费课题多项;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人
才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后备带头人计划”;以第 1 或通讯
作者发表 SCI 论文近 20 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6.5 分;曾获“上海
市医务青年管理十杰”提名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中国医院协
会科技创新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等;是三大学
会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
会、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信息传媒学组
副组长、中国核学会核医学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委。
长期致力于核医学的科普教育和宣传推广工作,2017 年作为副
主编具体组织编纂我国首部全面系统化的核医学应用科普专著《“核”
你一起医学揭秘》并在年底正式发行,令更多公民了解核在医学领域
的实用价值,降低人民大众对于医学中“核”的误解与恐慌;创办涵
盖全国核医学工作者的微信公众号“中华核医学分会”,目前固定用
户 2.3 万人,在核医学领域的微信号中排名第 1,并在 2018 年参与
重建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官方网站。
一、服务全国核医学科普工作者,搭建我国核医学科普教育的组
织平台,更好的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核医学的科普宣传教育
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和中国核学会核医学科普教育
委员会的组织平台,积极服务我国核医学科普教育工作者,遵循“普
及核医学知识、推广原子能和平利用,提高广大核医学工作者的综合
素养,更好地为核医学工作者和公众服务”的原则,每年在学会的组
织平台上因地适宜的制定核医学科普工作年度计划;积极配合、做好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以及各地方分会的科普宣传;利用生动活泼的
语言文字、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诸如原子能和平利用、核
医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等科普宣教;日常科普宣教工作做到
点面结合,尤其是针对公众感兴趣和社会上有关核医学的热点话题,
围绕人们对核医学诊疗的某些疑惑、误解,一些流传较广但严重违反
科学理论的传言发表一些专业性文章;指导核医学各学科在辐射防护、
核废物管理、人员健康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更新与普及;利用学会
主委、副主委等专家的学术影响力,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
络、移动互联平台(微博、微信、APP 等)等公众媒体上开展“高端
访谈”;也探索采用“借船出海”的形式,以各种大型活动为平台,
开展核医学科普继续教育工作。同时注重以培养一支专业化、能力突
出的核医学科普队伍为己任,为面向全社会做好核医学科普工作奠定
基础,组织做好专题培训班、继续教育等工作;多次组织核医学科普
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举行新媒体运用和科普文章写作专题培训。
二、注重积累,实现科普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具体组织编纂
我国首部全面系统化的核医学科普专著《“核”你一起医学揭秘》
人们对“核”的知晓是通过一些核事故、核武器、核辐射等开始
的,更留下了一些对“核”的恐惧,甚至误解,常常不解的是为什么
核射线还可以来到医院为保障人类的健康、诊治疾病服务。2017 年
通过各种渠道形成了理论成果科普资源库,以《“核”你一起医学揭
秘》为书名的著作于2017 年年底出版,。首次从普通人的角度为切入
点,通过五个部分,防护篇、仪器篇、诊断篇、治疗篇及放射性药物
篇,详细介绍了核医学在日常辐射防护、疾病诊断、治疗及科学研究
中的应用,对相关问题或话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能够让普通人
对核医学有更好的了解和熟悉,也帮助各临床科室的医师了解核医学,
认识核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三、热爱核医学科普教育事业,专业素质过硬,专注于核医学在
公众领域的科普宣传
作为核医学专业的科班出身,目前是同济大学核医学专业的博士
生导师、核医学副教授、核医学博士,不断提高自己对新媒体技术掌
握和使用技能,开发多种类、多渠道核医学科普宣传途径,面向全社
会做好核医学科普工作。应邀为我国各类科普期刊《大众医学》、《家
庭医学》、
文档评论(0)